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白哈巴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界河——哈巴河畔,号称中国西部第一村。它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远离尘嚣,长久以来始终保持着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在村边有一座高高的建筑物,那就是边防军的了望哨,也有着“西部第一哨”之美誉。 白哈巴村是一个典型的图瓦人原始村落,居住着信奉喇嘛教的蒙古族居民——图瓦人,白哈巴的居民由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组成。 白哈巴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存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图瓦人的居所就建在两......[查看详情]
禾木草原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的山间断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m。盆地周围山体宽厚,顶部呈浑圆状,河流多切割为峡谷,地形复杂,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草原分割为两半,山地阴坡森林茂密,苍翠欲滴,马鹿、旱獭、雪鸡栖息其间;而阴坡绿草满坡,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蜜蜂在采花酿蜜,牛羊满山遍野觅食撒欢,一派迷人的广袤草原景色。 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禾木村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查看详情]
龙城位于若羌县境北部的罗布泊地区,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是“险峻的土丘”之意,现通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粘土性岩层,因暴流侵蚀,再经强烈的风蚀作用而成。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顺盛行风方向伸长。自数米至数十米,长者数百米。形态千奇百怪,蔚为奇观。 这片“雅丹”风蚀地带,大至分布在罗布泊的东西北三面,其中以罗布泊东面的雅丹地形最为典型。亦称为“龙城”,连绵起伏的高大土堆之间,广布坚硬的盐壳,形似游龙,均作东北——西南走向,故称龙城。 这......[查看详情]
阿克库勒蒙古语意为“白湖”,因湖水泛白而得名。阿克库勒地处果戈习盖达坂与别迪尔套山(霍洛右克)之间的高山槽谷中,由北侧支流--喀纳斯河和东侧支流—布的乌哈拉斯河汇合而成,其形状是“Y”型,长6600米,宽度不等,最宽处1900米,面积8.5平方公里,湖面高度1954米,湖水星乳白半透明状,外观湖水呈白色,有点混浊,湖水四季皆白。 主要是湖水来源于友谊峰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冰川内夹带众多的浅色花岗岩岩块,在冰川运动中,岩块相互挤压、研磨成白色细粉末混合......[查看详情]
塞外石林位于布尔津县西北部,距布尔津县城72公里,距冲乎尔乡乡政府30多公里处的乔拉不拉克山中有一处方圆5公里的石景山林,风光独特,景色秀丽,被人们称作“塞外石林”。 远处观望,层层群群的石林犹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昂首眺望,遥望着蓝天白云,呼吸天地赐予的纯洁空气,心情不禁怅然,石林“以天为盖,以地为炉”,幽静的空气里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给无限大地美好的守侯;满眼的绿草地像无边的绿地毯伸向远方,星星点点的红的黄的花点缀在绿地中,增......[查看详情]
驼颈湾(海拔1250米) Tuojing Bend (Altitude 1250m)这里是进入喀纳斯河河谷第一个景点,哈萨克语称之为“博托木衣”,意为骆驼脖子,喀纳斯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恰似驼颈的大拐弯。在距今数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中,阿尔泰山的冰川曾向下扩展至此,因冰川刨蚀,使河谷断面呈宽阔的U形。冰川退缩后,地壳多次抬升,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并在河床两岸至少形成四级阶地,它记录了地壳的阶段性上升。 驼颈湾四周森林密布,主......[查看详情]
喀纳斯湖的姊妹双湖位于喀纳斯湖四道湾以西,南距喀纳斯村19公里,湖面约1.4平方公里,呈椭圆状,由两个狭长的小湖串连而成,仿佛一对孪生姐妹,又名“姐妹湖”。环湖四周常有棕熊、马鹿、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湖中多小红鱼。双湖独居群山峻岭之中,尽显绿珍珠的妖姿。湖水清澈碧绿、晶莹剔透。湖四周群峰连绵,原始云杉浓荫蔽日,也是绝好的生态旅游地。 蒙语为“胡尔巴努尔”意为“双湖”,又名加斯库勒湖、仙女姐妹湖。北西走向,呈椭圆状,由相隔三百米左右的两个狭长小湖串连构成......[查看详情]
吉木乃口岸第三代会谈室 吉木乃口岸第三代会谈室,建于1964年,为砖木结构建筑,外观为白色,使用面积150平方米.是中苏冷战遗址产物的典型代表。此房主要用作中苏及中哈双方就一阶段时间的边界管理情况进行洽谈的场所。是一个充满了冷战风格的建筑物,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苏关系最紧张时期使用的会谈室,老边防介绍说这个看上去还不如普通农家住宅的建筑之所以被保留下来,纯粹是为了让后人记住那段爱国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唇枪舌战的会谈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