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阜平县城南20公里处的城南庄镇。这里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机关旧址,也是毛泽东主席进京之前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旧址,该旧址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定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共展出两个内容:一是在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反攻的重要时刻毛泽东从陕北来到阜平;二是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军区在阜平工作战斗了10年,为民族解放立下了不......[查看详情]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原保定育德中学旧址,是一所历史专题类博物馆。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大门(即原保定育德中学大门)坐西朝东,门楣上挂着一方棕地金字匾额,上面是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亲笔题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踏上石阶,穿过门楼,步入青砖墁地的四合院。 院子中间那座面阔3间的过厅,把一个四合院隔成前后两个部分,过厅的两边与前后院相通。这所小建筑群,规模虽说不大,但严整对称。南北瓦房原是育德中学的教务处所,现......[查看详情]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却让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 他们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查看详情]
三面环水,村边景色宜人,芦苇青翠,水清鸟鸣,荷花飘香,水光天色,四季竞秀,环境幽静。村头坐落着小兵张嘎的塑像。村内窄窄街道相连,曲折迂回,农家独宅独院,古朴典雅,格局不同,风格各异。水乡戏台、广场,尽可一展风采。高档餐饮娱乐,大小会议室,一应俱全。极具风情的石磨、石碾、石臼让人回首过去,织席、编篓又把你带回今天。村里窗明几净,设施齐备,服务周到,彬彬有礼,体贴入微,是舒适、温馨的栖息地。入住小村,还可以品尝地道的杂鱼饼子,尽享全鱼宴大餐、水乡美食,过一回浓......[查看详情]
康熙水围行宫是清康熙帝在白洋淀水上围猎时修建的水上行宫,据清史记载,八旗子弟善骑射生活,同时也从事渔猎活动。康熙皇帝继承祖先传统,常进行旱围和水围。当时直隶(现在的河北)水淀分东西两淀,可以作围场的多达21处。据乾隆《淀神庙碑记》记载:“西淀之大,周300余里”可以看出白洋淀是康熙水围首选的地方。康熙帝先后40余次到白洋淀,其中水围29次,并在赵北口、郭里口、圈头、端村修建了4座行宫。乾隆帝也曾4次来白洋淀水围,并对4座行宫进行了修葺。眼前这座行宫就是按照......[查看详情]
是由一条腾飞的巨龙,抓住一枚硕大古铜钱的形象组合,高 11.888米、宽13.888米、厚0.888米,钱孔边长1.888米。整体结构严谨,色彩绚丽。据传说用制钱表示祈福始于唐代宫廷,巨钱天下无双。在此可祈福读书的孩子金榜题名、爱情甜蜜永久、企业兴隆昌盛、财源滚滚。
西淀风荷。为原新安八景之一,被誉为“淀上仙境”,自然野生荷花,称之为荷花大世界。春季游览,淀水清清,小荷初露尖角,叶儿覆水含露,清丽可人;盛夏观赏,微风轻拂,碧波荡漾。荷红苇绿天蓝水清,满淀的荷花亭亭玉立,风随荷动,荷随风摆,花叶相依,情景怡人;秋天光顾,划着小舟穿行荷叶之中,采摘莲蓬,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别有风趣。总长2500多米的水上栈桥曲径通幽,亭台座座,拱桥飞虹。两个水上大平台,赏花照像,休息购物,品尝小吃,观看节目表演。还有金宝山、银宝山,双......[查看详情]
位于市区中心的裕华路上。1917年,曹锟任直隶督军后,将原直隶按察使司狱署改建为宾馆,实为曹锟公馆。因其慕戚继光之英名,遂将宾馆命名为光园。 当年,这里作为直系军阀的大本营,曹锟、吴佩孚等人,曾在此策划了直皖、直奉战争。曹锟还在此策划了贿选总统的闹剧,直至他就任北京政府大总统后,直系军阀的大本营才从保定迁往北京。此外,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京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国民党保定行营主任钱大钧及蒋介石等重要人物,也都曾在此园寓居过。
战国古城燕下都遗址位于保定西北部的易县东4公里的灵山脚下,与112国道紧紧相连,它以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风格之古朴,堪称我国战国建筑群之首。县委、县政府1997年投资4000多万元在易县境内兴建了战国城,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古绝唱的战国城再现。战国城主要由外城、内城、雄伟壮观的秦王宫、幽雅的大郑宫、神秘的古竞技场、古朴的作坊、繁华的秦街、燕市,华丽的长信侯府等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7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城内关门交错,殿宇、楼亭......[查看详情]
位于涞水县。是明真保镇长城的重要关口,也是紫荆关通往山西的重要通道。拒马河水从峡谷中穿行东去,两侧峭壁千重,形势险要。在两峰壁立的崖口两侧,有明朝时留下的摩崖刻石数十处,包括词、绝句和题记。刻石文字有大有小。大者有“万仞天关”,贯通石壁,气势浑厚,方可1米。字体稍小的有“龙门峡”、“清泉泻涧”、“千峰拱立”“凤舞天中”、“云飞眼底”,字见方约30厘米。从峡谷再向东, 题记有“金汤万仞”、“玉垒千寻”、“疆域咽喉”、“峭壁千重”、“龙行虎踞”、“天成形胜”......[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