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清真永寿寺在西城区三里河中巷2、3号。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始建,天启四年(1624)重修。重修碑为进士石三畏撰文。寺之旧址名“翁僧荒堂”。 寺门一间,石门额上书“清真礼拜永寿寺”。入大门后左为水房名“规洁室”。右为望月楼,二层,上有横匾曰“唤醒楼”。往西,南为讲堂,北为学堂,大殿面阔3间。西房配有角亭,后窑殿向西凹去处,高起穹窿。大殿南北有耳房。后有六角亭1座。寺门外原有石桥1座。寺界内原有回教墓地,方圆约17里。寺内有碑7块,......[查看详情]
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 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道光七年(1827),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直到宣统三年(1911),历时162年。 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升平署旧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升平署戏楼院是保存较好......[查看详情]
双寺在西城区旧鼓楼北大街双寺胡同ll号。明成化元年(1465)太监刘嘉林舍宅建寺,为大应法王下院。明成化十六年(1480)尚膳监太监刘祥、高通等人出资改建。分为东西二区,东为嘉慈寺(现已无存),西为广济寺。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修。胡同因寺得名。
双塔庆寿寺原址在西城区西长安街28号。1954年扩建西长安街拆除。 金初始建,称大庆寿寺,元初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毁于火。嘉靖十五年(1536)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双塔在寺西侧。一塔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塔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查看详情]
涛贝勒府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 现存古建筑约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查看详情]
万松老人塔在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旁门。砖塔胡同因之得名。 塔为金元时代风格的密檐八角九层砖塔,高约15.9米,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砖塔。塔院东西长14米,南北宽7米,面积为99.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5平方米。 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金代河内(今黄河以北)人。出家于荆州,是金元间的佛教大师(属佛教支派曹洞宗),同时深通儒家经典。著作有《从容录》、《请益后录》、《万寿语录》等。81岁圆寂于燕京西......[查看详情]
文津街位于城中心,东起美术馆,西至西安门,被海外人士称为北京最美丽的街道。 文津街集中了古都北京的精华,仍然保持了幽静、典雅的古都风貌。从美术馆西行,一路上具有革命传统的北大红楼让你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事件,继续前行,洁静的街道、古老的护城河,故宫角楼映衬着蓝天,北海白塔如梦如幻影、明镜一样的湖面,夏日轻舟点点,冬日是冰上欢乐的人们。还有雅致的北京图书馆分馆,小小的团城,红墙黄瓦、绿树林荫,十分美丽。 ......[查看详情]
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址,位于西二环路南端,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 此处遗址是内城的西南角城垣。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塌,仅留100余米长的残迹。1987年市文物局与西城区政府共同修复城墙,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修复了敌楼,改造周围环境并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现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处景观。
西单商业街南起宣武门,北至新街口豁口,全长5.4公里。1983年10月,西城区对西单一条街提出规划和改造意见,制定产业布局规划。1990年10月,建成华威大厦。1991年1月15日,西单购物中心试营业。1992年区政府确定“繁荣西单,发展西城”的发展思路,确定以繁荣西单为重点,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全区实现经济的繁荣。同年,北京市先后原则通过西单北大街西侧规划方案(简称“西西工程”),西单东南侧改造方案。 近几年,西城区坚持西单地区商业外......[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