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必去理由:波兰人最常去的国家公园之一 大波兰国家公园位于波兰中西部的大波兰省,在当地首府波兹南南部15公里处。连同其周围的保护区,大波兰国家公园包括了部分波兹南湖泊地区和瓦尔塔峡谷。该公园建立于1957年,最初的面积只有52.44平方公里,而现在的公园面积已经扩展至75.84平方公里,其中一半的区域被森林所覆盖,此外,还有4.62平方公里的水域,以及25.05平方公里的其他地形。大波兰国家公园是波兰人最常去的国家公园之一,每年的观光客多达一百万。 大波兰国......[查看详情]
必去理由:波兰自然风景最美丽的牧场 毕斯兹扎迪国家公园是波兰境内第三大国家公园,位于该国的东南部,紧邻斯洛伐克和乌克兰。此公园建立于1973年,环绕西毕斯兹扎迪山(主峰是海拔1346米的 Tarnica)的最高部分,覆盖面积达292.02平方公里。 无森林的草生山脊叫做牧场,是毕斯兹扎迪国家公园山区的独有特色,这些山地草地布满稀有的东喀尔巴阡山脉植物。森林(主要是山毛榉,还有部分冷杉和悬铃木)覆盖公园87%的面积。这里哺乳动物众多,包括熊、狼、马鹿、野牛、......[查看详情]
必去理由:苏台德山系最大的山脉 克尔科诺谢山国家公园位于克尔科诺谢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在波兰西南部与捷克交界处,建立于1959年,覆盖面积达55.76平方公里。在1992年,克尔科诺谢山国家公园与其邻近的捷克可可农丝国家公园(Krkono?e National Park)一起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 克尔科诺谢山国家公园覆盖了克尔科诺谢山的主要区域,从西部的Mumlawski Wierch延伸到东部的Okraj山出口。公园还包括......[查看详情]
瓦韦尔城堡位于维斯瓦河畔,始建于公元8~9世纪,曾是国王的住所。它是一座古老建筑物群,有着中世纪的围墙,四周大道古木参天。宫内装点得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堡内有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教堂,有罗马式、哥特式、古典的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等。堡内还有皇家陵墓,现在部分建筑已成为了皇家博物馆,主要收藏有古代兵器、王宫珍宝等艺术品。现已是克拉科夫市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由圣弗洛里安城门(brama flarianska)进入旧城区后,沿城墙向右转,位于三叉路口转角上的博物馆即是看到札托伊斯基美术馆。相较于欧洲其它各国的美术馆与博物馆而言,其水准在波兰堪称数一数二,馆内收藏了十四~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作品,而十七世纪之后的波兰绘画、雕刻艺术品及武器等等亦为经常性的展示品,的即是达文西的画作则在众多作品中被视为镇馆之宝.
芙洛里安城门是克拉科夫的旧城城门。在城门黝黑的城墙上挂满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绘画,水彩、油画、素描;风景、人物或静物,克拉科的艺术和文化顿时豁然开展。 芙洛里安城门正对的 florianska 街是克拉科最热闹的街道,餐厅、旅馆、咖啡厅、服饰、工艺品店应有尽有,不仅观光客络绎不绝,也是街头艺人的天堂,每走几步就有表演者大展才艺。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查看详情]
克拉科夫的中央广场号称是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也是克拉科夫最让人心动的地方,温馨又充满活力,精致且不失纯朴,许多人到克拉科夫就是特地为了来感受波兰地道的地方风情。广场上砖红色的圣母马丽亚教堂是克拉科夫的标志,夕阳映照的时分,它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暖红。 在快到整点的时候,在广场散步和喝咖啡的人们都会停下来,对教堂行注目礼———整点一到,教堂钟楼顶部的小窗户就会打开,一只金色的喇叭伸了出来,嘹亮地吹奏一段曲子,完了以后,吹奏者会向下面的人挥手,于是广场......[查看详情]
欧洲最古老且目前仍在开采的盐矿之一。位于克拉科夫市郊区,傍喀尔巴阡山。早在1044年以前就在这里采盐,1290年获城市权。从14世纪起维利奇卡盐矿成为采矿业城市之一。15至16世纪是鼎盛时期。18至19世纪盐矿开始扩建,成为波兰著名的盐都。1976年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盐矿矿床长4公里,宽1.5公里,厚300 - 400米,巷道全长300多公里。迄今已开采了9层,深度为327米,共采盐2000万立方米。为了......[查看详情]
1924年,根据国际联盟决议,波兰在半岛上建立了一个军事转运仓库。1939年9月1日,德国军舰向驻守在半岛的波军发起进攻,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当时驻守在半岛上的波军将士只有210人,而进攻的德国士兵达3000人。波军将士顽强抵抗了七天,终因弹尽粮绝而投降。9月21日,希特勒特意登上半岛,查看这个曾被德国报界称为“波兰小凡尔登”的地方。 现在半岛上残存着5个士兵营房的废墟,建有曾指挥抵抗德军的苏哈斯基少校及士兵的墓碑。在人工土丘上耸立着高7......[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