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道教庙宇。在安徽省蒙城县城内文庙东侧。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 (1341—1368),明清两代屡有修葺。自前而后,依次建有山门、依楼廊、正殿、阁楼等;山门面宽三间,中为过道,东为土地祠,西为坛福祠,正殿三间,内奉城隍塑像,像高近米。 位于今新城路中段路北,文庙东侧约50米处。该庙砖木结构,前开三门,东西两门为土地祠、增福祠。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泥塑金面城隍像,高约4米,十分威严;面前另有一木雕像,衣冠楚楚,端坐于太师椅上,按其膝部能忽地立起,栩栩如生,每年群众在......[查看详情]
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下,红城周围。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 经探察,双锁山下有多座汉墓连片成群,曾出土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及秦汉时代的文物,其中以七件战国铜鼎最为珍贵(现存于文管所)。双锁山北一座汉墓经发掘,出土铜镜、铜钱等多种文物。墓室分前厅和四室,墓门为石门,门上有兽头卸环及凤鸟的雕刻,图案依然清晰生动,石门仍开关自如。
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末,刘金定在双锁山立寨树旗护乡,立此旗杆座。旗杆座为石质,色青、坚而圆,直径1.1米,厚0.24米。石座正中有圆形旗杆洞眼,直径0.14米。旗杆石座,世代相传,妥善保护,是人们怀念刘金定的重要实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于反匪盗、反侵略、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
位于蒙城县芡河南岸。 孟表,字武达,济北蛇邱人。北魏时任南兖州知州,又晋封为谯县侯,在镇守涡阳(今蒙城)时,齐国派兵前来围攻60余天,虽城中粮尽,但孟表仍率兵民死守,后北魏派镇南将军王肃领兵来救,城围始解。魏孝文帝嘉孟表守城有功,封他为汶阳伯。
位于利辛县刘家集,陵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碑祭后边南北五排,每排东西5座,共计25座烈士墓葬。1948年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区十一团(曾用龙山部队代号),分析敌情后,按照六分区电令北返,打击敌新编七十四师,配合华野大军即将开始的豫东战役。途中暂住刘家集镇刘染、戴庄、张庄、徐庄一带。国民党新编七十四师驻望疃董集踞点1200余人,向我驻地搜索进犯。苏区十一团团首长观察敌情后,立即命令部队从三面阻击敌人。经过一白天的激战,终以取得胜利。 为纪......[查看详情]
位于利辛县望疃镇胡桥庄西南,横跨芡河之上,全长14米,桥梁为5孔,桥面宽4米,砖石结构。桥面用长方条石铺成,桥礅呈梭状形,底部用圆柱状基石铺垫,上部用青灰砖砌成,整个建筑古朴庄重。明嘉靖时重修,清康熙、雍正年间屡有修葺,现有《重修胡家桥碑记》供考。
观稼台,亳州有两座,东观稼台和西观稼台。东观稼台位于市区东台路中段路北,西观稼台位于市区仙源路中段路北。观稼台是曹操当年在家乡推行屯田制时所建遗迹。他曾在观稼台上亲自督耕观种。现东西观稼台均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稼台,地处平旷之中,面向广阔农田,凭台观看阡陌交织,河川水流,尽收眼底。宋以前两台上均建有寺庙,明成化元年(1465),东观稼台原寺遗址上建大燕寺。明成化7年(1472),又将西观稼台上的普安寺改建为崇兴寺。可惜今寺庙早废,东观稼台独有台阜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