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馆(Beijing Folklore Museum)——东岳庙,座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1996年东岳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正式对社会开放。
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主祀东岳大帝,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原占地60,000平方米,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出资兴建,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后经明、清两朝的不断扩建,形成由中路正院及东、西道院组成,共有七进院落,是集廊院式、四合院式布局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的宏丽古建筑群。
东岳庙素以“三多”即“神像多、楹联多、碑刻多”著称。七十六司塑像以其社会化、人格化、戏剧化的造型,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东岳庙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是京东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庙内现存的大量碑刻,是研究民间信仰及其群体结构的重要史料。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道教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庙内主要殿宇有岱岳殿、育德殿、广嗣殿、阜财殿、炳灵公殿、三茅君殿及七十六司庑殿等。
现存石碑九十余通,其中以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张留孙道行碑》最为著名。育德殿内陈列的天、地、水三官木雕像,成于明代成化年间,堪称中国道教神像雕塑艺术的精品。
建国以后,东岳庙先后被学校、机关占用。 1995年12月将东岳庙中路正院收回, 收回面积19440平方米,古建房屋219间。
1996年,国务院将东岳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市规划,修复后的东岳庙作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对社会开放。
北京民俗博物馆展陈区设在东岳庙后罩楼和东、西澡堂,展厅面积1700平方米。展出的固定陈列是《历史、现在、未来---北京东岳庙历史沿革展览》。在对民俗文化不断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上,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老北京民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