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葫芦山因其由南而北,活像一个仰卧的大葫芦而得名。既是旅游胜地,又是摩岩石刻荟萃之所。山多岩石,或拔地而起或峰峰突兀,或悬崖峭壁或傍水临波。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 葫芦山摩崖石刻,自唐宋以来,历朝名宦鸿儒留题甚多。现存138处石刻,是广东省三大著名摩岩石刻之一。有苏轼题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有于学谦写的“为善最乐”;有陈玉锵书的“放在眼光”;有西湖石壁一绝诗:“水色山不入图画,果然西子比西湖。名区自足传千古,管领何庸待大苏”等皆旷世......[查看详情]
北阁佛灯是潮州金山东麓一组楼阁的总称。景区辟于宋,成于明,历代兴废不一。它背倚金山,面临韩水。相传阁前佛灯,夜间普照四方,故以“北阁佛灯”为名并列为潮州八景之一。解放前夕,景区尽遭毁圮。自一九八五年起,次第修建玄天阁、佛灯、古城墙、一天门、玄天门、迴澜亭、韩江楼、叠翠亭、观澜亭以及附城曲径和山坡古井等。该区融自然风光、园林雅趣、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历史文化名城潮州一个别具风采的文物旅游区。
位于潮州市区西北。为粤东著名古典园林。原山地绵亘10余里,今面积267公顷(其中山地面积20公顷,水域面积6.7公顷),为天下36处西湖之一。公园背倚葫芦山,面临西湖地。葫芦山高50余丈,因形似葫芦倒卧,故名。后缘山下辟湖,遂名西湖山或称湖山,旧亦称银山,与金山相峙并胜,为潮城西北之屏障。 山上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岩洞幽深,古树凝烟,楼台亭榭,错落其间。园中有寿安寺、莲花池、处女泉,还有清代摹唐贞元间潮州刺史韩愈手书的王维《白鹦鹉赋》碑石,存于景韩......[查看详情]
石牌坊,潮州俗称为“亭”。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 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大致可分为8类。 石坊气势轩昂,工艺精致。在它们身上,粗犷与俏丽两种风格得到巧妙、完美的结合。牌坊建筑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古朴大方,雄浑壮观。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人物花......[查看详情]
位于潮州城西南约20公里处。山高600余米,周围约27公里,以曾盛产桑树而得名。其山怪石嶙峋,林木繁茂,遍布巨石悬复的岩洞和千姿百态的石林。著名景观有以700平方米巨石为天然上盖的古刹甘露寺;有中离洞、李姑洞等;有展示古海蚀地貌的海蚀蘑菇状石林,还有潮州名贤林大钦及其岳母的陵墓等。山之南麓立有新建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山之东麓有东山湖,三面环山,分大小西湖,湖滨散布丰富的温泉和矿泉资源。1956年,这里创建了东山湖温泉疗养院,是旅游疗养的理想所在。
位于潮安县彩塘华美塘东桥边,清光绪十七年(1891)为表彰户部主事沈绍远“济贫救灾”善行而建。该坊三楼四柱、有直隶总督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毅勇嗣侯曾纪泽、礼部尚书崑岗等人的题刻。
潮州市自然风景区之一。位于城区北部、面临韩江,海拔60米。又称金城山,因形似覆釜而得名。金山曾为唐宋时郡、州、署所在地。山上的摩崖石刻是古城胜迹之一,现存石刻30处,或纪游、或纪事、或写景、或赋诗,以南麓偏西山坡石壁宋代书法名家米无章所书“第一山”,最称俊美遭逸,令人叹为观止。山上还较完整地保存有明初的古城墙,与东面山麓潮州八景之一的“北阁佛灯”,以及玄天阁、一天门等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风景区。
古大士庵位于潮州市区义安路府仓内,是一座4层18米高的楼阁,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阁名“慈恩阁”,现保存有七八块清代重修古大士庵的碑记石刻,阁内供奉着观音大士,塑像高11米,两廊塑观音十八化身。阁内有旋转楼梯可让游客直达阁楼。
象埔寨 位于潮安古巷古一乡,是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楼寨建筑,是一个方寨,总面积超过二万五千平米,长宽各一百五六十米,外围六七米高的寨墙。全寨只有一个寨门,石拱结构,位于前面正中,上有“壬戍之秋”和“颖川郡立”的字样。大宗祠位于全寨中轴线的末端,两边是后人修建的小宗祠。寨内巷道笔直,屋舍俨然,共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民居,号称座座格局不相同,但均是由“下山虎”“四点金”衍变而来的合院。
古哨大所城古称大城所、大埕所。明、清海防军事重地,在饶平县所城镇小金山南侧。 明洪武初年,朝廷于全国沿海设卫所防御倭寇,因卫所设于大埕,后简称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百户侯顾实创建,呈方形,条石砌筑,城垣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四周挖护城池,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分东西南北四城门,城门上筑重楼,城垣四角各设敌台。全城面积2600亩,昔时城内有三街六巷,街道宽一丈五尺,用石板铺筑。清康熙三年(1644年)迁拆,七年展复,康熙八年重建。据《......[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