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潮州城西南约20公里处。山高600余米,周围约27公里,以曾盛产桑树而得名。其山怪石嶙峋,林木繁茂,遍布巨石悬复的岩洞和千姿百态的石林。著名景观有以700平方米巨石为天然上盖的古刹甘露寺;有中离洞、李姑洞等;有展示古海蚀地貌的海蚀蘑菇状石林,还有潮州名贤林大钦及其岳母的陵墓等。山之南麓立有新建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山之东麓有东山湖,三面环山,分大小西湖,湖滨散布丰富的温泉和矿泉资源。1956年,这里创建了东山湖温泉疗养院,是旅游疗养的理想所在。
位于潮安县彩塘华美塘东桥边,清光绪十七年(1891)为表彰户部主事沈绍远“济贫救灾”善行而建。该坊三楼四柱、有直隶总督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毅勇嗣侯曾纪泽、礼部尚书崑岗等人的题刻。
潮州市自然风景区之一。位于城区北部、面临韩江,海拔60米。又称金城山,因形似覆釜而得名。金山曾为唐宋时郡、州、署所在地。山上的摩崖石刻是古城胜迹之一,现存石刻30处,或纪游、或纪事、或写景、或赋诗,以南麓偏西山坡石壁宋代书法名家米无章所书“第一山”,最称俊美遭逸,令人叹为观止。山上还较完整地保存有明初的古城墙,与东面山麓潮州八景之一的“北阁佛灯”,以及玄天阁、一天门等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风景区。
古大士庵位于潮州市区义安路府仓内,是一座4层18米高的楼阁,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阁名“慈恩阁”,现保存有七八块清代重修古大士庵的碑记石刻,阁内供奉着观音大士,塑像高11米,两廊塑观音十八化身。阁内有旋转楼梯可让游客直达阁楼。
象埔寨 位于潮安古巷古一乡,是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楼寨建筑,是一个方寨,总面积超过二万五千平米,长宽各一百五六十米,外围六七米高的寨墙。全寨只有一个寨门,石拱结构,位于前面正中,上有“壬戍之秋”和“颖川郡立”的字样。大宗祠位于全寨中轴线的末端,两边是后人修建的小宗祠。寨内巷道笔直,屋舍俨然,共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民居,号称座座格局不相同,但均是由“下山虎”“四点金”衍变而来的合院。
潮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平原北部,东邻福建,南接汕头,西连揭阳,北通梅州,濒临南海。 潮州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已有1666年。1991年12月潮州升格为地级市并扩大区域,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8.6万人,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10万人。 潮州升格扩大区域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潮州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符合潮州实......[查看详情]
开元镇国禅寺泰佛殿位於广东省潮州市韩江大桥东侧笔架山南麓,风光秀丽、松柏掩映,与新建的慧如公园相对应。本寺前任住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岭东佛学院院长定然老和尚开山创建,目的是加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联结东南亚各国华侨的乡梓之情。 为了建寺,由泰国著名华侨领袖、泰国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乐捐净财七佰馀万元。整座佛殿占地58078.29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依泰国越孟乍玛匹寺(俗称云石寺)模式构......[查看详情]
石牌坊,潮州俗称为“亭”。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 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大致可分为8类。 石坊气势轩昂,工艺精致。在它们身上,粗犷与俏丽两种风格得到巧妙、完美的结合。牌坊建筑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古朴大方,雄浑壮观。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查看详情]
湘子桥即广济桥,是我国现有四大古桥之一,在广东省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始为浮梁,称“康济桥”。此后,历二百余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查看详情]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将城南七里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