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饶平柘林镇东北一公里处,地处风吹岭峡谷口。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千斤石葫芦,制作精美,周围用石板做环形面屏。始建于元代,历经600多年的天灾人祸而完好无损,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林古寺,位于潮城意溪镇郊之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挖东溪时,在原寺址前低洼处出土韦驮菩萨石像一尊、圆形石墩一座,上刻“开山会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见,现供于寺中,故有称开山寺者。据考古专家考证,该石像、石墩为隋唐时代之文物,可知是寺创建历史悠久。由于世相兴庭无常,年久代淹,几于荒芜。 三中全会之后,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该寺产权落习归还宗教团体——潮州市佛教协会管理使用。在市佛协的带领下,四众熟诚乡应,捐资修复成一座小殿堂,开展宗教动并对外开放。潮州市......[查看详情]
饶宗颐学术馆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有一座被誉为“翰墨书香”的饶宗颐学术馆.该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座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层展厅则以“旷世奇才饶宗颐”为题,从“博大精深”、“预流导路”、“勤奋自励”三个......[查看详情]
公元2001年,潮州古城墙似于一场幻梦之后一洗千年的风尘,淡淡敛起沧桑,于是,人们心中跳动着的那段融汇凤台时雨、西湖鱼筏、湘桥春涨……的旋律,又多了这么一个音符--滨江长廊。 驻足滨江,在宛如长城的灰色与绿色之间,人所想到的,却绝非铁骑如风,马嘶金鸣的古国悲歌;也不完全是柳绿如烟,笙歌缭绕的江南情调。或许,那只是关于一个小古城的宁静遐思,至多再调进一点人生韵致的体味与怀想。若晴空当阳,天青水碧,和风徐来之时,自韩江大桥头信步向北走入滨江,......[查看详情]
随着潮安县旅游事业的发展,近期潮安县归湖镇又出现一个集山水瀑布群于一体、汇探险寻幽、浪漫情调为主题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幽谷逸林,吸引着潮州、汕头等地游客前往寻幽猎奇正在开发中的幽谷逸林瀑布景区位于归湖镇高原村一个叫枫土的小自然村内,一条长约5公里、名为陂头坑的山沟峡谷中。距潮州市区约40公里,只有8户人家、20多人的枫土村,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东接凤凰山三级水电站,西连省级森林保护区万峰山林场,南通汕凤公路临韩江,北与丰顺县......[查看详情]
广东省示范园。位于饶平县钱东镇。是一处集观光、参与、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山庄原是一片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知青”营造的果林地,因林果苍翠茂密, 山庄以成片的果园,自然的山川湖泊为依托,各景观景点设置采取静动结合,古今结合和日常生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手法,达到融观光、参与于一体。园艺小品、小筑安排细腻,四季花草、芳香植物和赏花、赏叶花木搭配灵活自如,达到整体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 山庄紧紧围绕“农家乐”和“绿色环保”这一主题和功能定位。每逢节......[查看详情]
青龙古庙在潮州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先前称安济圣王庙.据宋代沈存中载,青龙古庙建于北宋,安济灵王是北宋神宗赵顼(1068年即位)封的。又相传诸葛征蛮,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守城捍贼,殁为神明。明万历十七(1589)年潮州海防同知施所学重修青龙古庙镇水患,奉入王伉神像,号安济灵王,自此,王伉就成了安济圣王。另尚有一传说:北宋仁宗皇佑年间,广源州依智高僭称南天王,改元景瑞。由于广源地连潮州,故叛军依涧据险,皇帝赵祯派杨文广来平南蛮十八洞。宋军行军沿江南下......[查看详情]
孝禅寺,在意溪镇头塘村,清代顺治18年(公元1661)潮州知府吴颖、海阳县知县王运元、郡人梁应龙、谢元汴、翁如麟、蔡元同、高僧澄心建,命名孝禅庵。康熙年间(公元1661-1722)郡人太史杨钟岳建前座。抗日战争时,庵已残破,香火断绝,1982年潮城善信略事修葺,并於前座塑观音像,后座塑华严三圣;1988年澳门郑士彦捐资重建大殿;1990-1992年潮州城中众善信续捐建两厢巷,分别为祖堂、斋堂、僧舍、库房,易名孝禅寺,寺前再建放生池、照墙,已具一定规模。住......[查看详情]
古大土庵位城区府仓内(旧永丰会),是潮州古城的一处佛教道场,又是潮州一处很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目前庵中尚保存有七八块清代重修的碑记石刻,可供稽考溯源。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的香火碑记。推断该商为明代大德高僧侣建。庵里现存的其他碑刻表明,清康熙元年(1662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200多年间,经数任州官重视,由历届高僧拓建修茸。还添筑照壁,改建佛殿,疏浚沟渠。清光绪三年(1877年),潮州知府刘桂年还亲自题“右大......[查看详情]
明镜古寺,在潮州市北关北美路尾,始建于明代(公元1364-1644),是开元寺下院,原系管理违规僧人场所。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僧人寂渊募建后座,雍正九年(公元1731)知府胡恂重修,解放初期农禅并重,僧人作为住宿之地。 1957年为农场使用,文革期间被占用,殿宇崩圮,面目全非,1986年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产权归市佛教协会管理使用,经多方筹划,1995年6月动工重建,至1999年1月竣工。整座古寺占地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17平方米,......[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