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叩齿古寺位於城南(今之道後巷),现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於唐朝,原名“大隐庵”。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闻大颠禅师之名,乃三次致书请禅师至郡,殷勤问道。 据《潮州府志》(卷十五、寺观)记载,叩齿庵在城南,韩文公招大颠至郡曰住此。”又章士钊著《柳文指要》中记述:文公既见大颠,叙谈之间,公曰:“和尚春秋几许?”颠乃提起佛珠示云:“会么?”公云:“不会”,颠云:“昼夜一百八。”文公归宅,怏怏而已。夫人问“侍郎情思不快......[查看详情]
开元镇国寺位於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始建时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後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查看详情]
东山公园简介 东山公园位于韩江大桥之滨,范围包括大壁角、小壁角、龙厝山等7个山头及尖山湖区域,总面积46.9公顷(704亩)。1991年10月,地方政府集资200万元始拓展修建之,在原有地形、山石、水体、丛林的基础上,因山就势,随势造景,大力修亭建阁,广植花木,使东山公园各分区主题突出,终成一完整观赏游览区。至1992年1月止,已建园门及管理处各一座,辟5米宽的主干国路2000米,造思贤亭、望江亭、丹荔亭等7座.余部也正在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之中。
西湖石坊位于西湖虹桥东侧前方,1989年建。坊额镌“潮州西湖”,坊联为:“湖名合杭颍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请小李将军画来。”(清人蒋厚传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大羽重书。)
西湖风景区指的是位于潮州城区的西湖公园。西湖公园南面是碧波荡漾的玉带似的西湖池,北面是峰峦起伏的西湖山。西湖山因远看如横卧的葫芦,故也称葫芦山。西湖公园的中间地带有广场,花圃、荷池、乐园和各种建筑物,是整个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湖自唐代开辟以来,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体,亭台楼阁千姿百态,四时花卉争妍斗艳,古迹传说丰富多彩。潮州西湖曾被称为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又是潮州一处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查看详情]
·历史沿革 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广东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古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韩师迅速发展,1958年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调整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1978年复办师专,1993年12月升格为本科......[查看详情]
抗元民族陈遂在南宋末年,曾与义军首领聚于此岩洞(后转陈吊王寨)陈公岩因此而得名。陈公岩由明志洞、聚义连环洞、蝙蝠宝洞、通天洞、无底洞等洞组成,距镇政府驻地西偏南6.5公里。岩洞幽深,道路迂回曲折,也有隘口险关,可互捉迷藏,妙趣横生;洞内冬暖夏凉,是避暑的好去处;洞内洞外,奇石怪状,千姿百态,细心观赏,耐人寻味;黄梅时雨,洞前汇万峰之水,飞泉瀑布历历在目。
龙湖寨在潮安县龙湖镇,滨韩江西岸。龙湖寨原称塘湖寨,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天启间始改称现名。《塘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载:“北负郡城,东枕大河,西接荒原,南环苍海,平畴百里,烟万井……为潮南这通衢,民物殷盛。”由此看来,龙(塘)湖寨在400多年前已是一个富庶的滨海集镇。那时寨东已筑堤障韩江之水,堤岸称塘;寨南环以水域,略称湖,这样来解释塘湖之得名应较恰当。在古代,龙湖寨既是潮汕平原重要的贸易商埠,又是人文蔚起的“风水”宝地,历史文化沉厚殷实,......[查看详情]
甘露寺在桑浦山狮子岩半山腰,是潮汕最大的天然石窟寺,是一处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岩洞。据《海阳县志》称:该地“前为玉简书院,后改甘露寺”,“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该寺始创年代不详,据寺中石刻可考,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由潮州知府贾宝悌修造。 甘露寺为一天然岩寺,寺在状如狮子巨口的石洞中,由山下拾级约三百六十余级方可抵达。寺门由三块巨石叠成一个“品”字,门额上“玉简书院”陈迹可辨,“甘露洞天”勒石犹存。佛寺的上盖由一块凌空飞出的巨石所覆盖......[查看详情]
古府城墙于宋代已成规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绍兴年间又以石砌、绍定、端平年间先后大规模增修筑建,形成了外廓内城并绕以城濠的完备格局。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元末明初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1379年),指挥俞良辅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府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安定、南、北等七门。于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于城上造敌楼四十四座,窝铺六十七座,雉煤二千九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