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分布于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溪谷的形态各异的石头,最近被中国地质学院教授勘查考证后确认是冰臼。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是在二三百万年前,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封闭” 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及在冰层中具有巨大压力,并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的作用形成的深坑,这些坑极像南方春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青岚溪谷的冰臼群,其分布面积之广、形态之寄、规模之大、景观之美,在从南国广东北纬23"12......[查看详情]
镇福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马坑村,背靠“西岩山”(省道柏丰线西)始建于明永乐11年(公元1413年),该楼呈椭圆形,大门座向为东偏南8度,面积6936平方米,南北为97.7米,周长295.4米,楼高10.86米,三层半,三进三天井,共有房屋60间,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中心外辟有广场,呈椭圆形,有八角井一口,门顶有凹石刻“镇福楼”三字,是饶平客区最大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
风吹岭石刻群在饶平县拓林镇东l.5千米的风吹岭。困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丸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纷迭至此观览,吟诗作赋于此,于今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有明万历九年(1581年)闽广副总兵晏继芳题的“闽广达观’,以及来自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墨客题刻,有“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览”、“玉柱天关”、“天风海涛”等。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位于饶平柘林镇东北一公里处,地处风吹岭峡谷口。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千斤石葫芦,制作精美,周围用石板做环形面屏。始建于元代,历经600多年的天灾人祸而完好无损,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