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江东镇井美管理区,韩江西岸鲤鱼山上,俗称“急水塔”。为明代万历户部侍郎林熙春倡建。塔原高十五丈三尺,基围十四丈,1918年“潮州戊午地震”,遭严重破坏,六层能上能下均被震落。塔平面作八角形,系楼阁式砖石塔,塔基石彻须弥座,雕刻精美细致。塔身中空,各层塔心室的藻井由花岗岩石拼成,分别镌刻八卦图,玉兔挂树,双鹤祥云,鹿含灵芝等祥瑞动物的图案。 交通:9路公车,凤凰塔站下车
在官塘镇巷下管理区。系宋元符年间,潮州府海阳知县陈坦所建。 陈氏大宗庙,位于本区巷下乡,座西向东,三进格局,该庙宽21.3米,进深约43米,单门一体,三进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厅约增高83厘米,由四级台阶递升,第二天井至后厅约增高93厘米,也由四级台阶递升。 陈氏大宗庙前有石刻对联:“闽海分落传旧德,秋溪卜世振新猷”。匾额“陈氏大宗庙”,背镌“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九月裔孙义勇等重建。 据本区清末秀才陈舜臣(已逝)所著的《心耕谷......[查看详情]
闽粤分水关位于饶平县仙春村与福建省诏安县上营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嘉靖年间立“闽粤之交”石界碑。天启初年始筑关城,城垣周围长3900多米,高5.6多米。设东西北3门,关内建炮台1座,左右营房各2间,还有观音堂、石牌坊、四角亭。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抗击清军。1907年,黄冈丁未起义失败后,义军退守汾水关与清兵交战。20世纪30年代,因筑汕(头)、漳(州)公路,城垣才被折毁。今关上唯存石界碑......[查看详情]
古府城墙于宋代已成规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绍兴年间又以石砌、绍定、端平年间先后大规模增修筑建,形成了外廓内城并绕以城濠的完备格局。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元末明初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1379年),指挥俞良辅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府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安定、南、北等七门。于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于城上造敌楼四十四座,窝铺六十七座,雉煤二千九百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