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官塘镇巷下管理区。系宋元符年间,潮州府海阳知县陈坦所建。 陈氏大宗庙,位于本区巷下乡,座西向东,三进格局,该庙宽21.3米,进深约43米,单门一体,三进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厅约增高83厘米,由四级台阶递升,第二天井至后厅约增高93厘米,也由四级台阶递升。 陈氏大宗庙前有石刻对联:“闽海分落传旧德,秋溪卜世振新猷”。匾额“陈氏大宗庙”,背镌“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九月裔孙义勇等重建。 据本区清末秀才陈舜臣(已逝)所著的《心耕谷......[查看详情]
闽粤分水关位于饶平县仙春村与福建省诏安县上营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嘉靖年间立“闽粤之交”石界碑。天启初年始筑关城,城垣周围长3900多米,高5.6多米。设东西北3门,关内建炮台1座,左右营房各2间,还有观音堂、石牌坊、四角亭。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抗击清军。1907年,黄冈丁未起义失败后,义军退守汾水关与清兵交战。20世纪30年代,因筑汕(头)、漳(州)公路,城垣才被折毁。今关上唯存石界碑......[查看详情]
古府城墙于宋代已成规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绍兴年间又以石砌、绍定、端平年间先后大规模增修筑建,形成了外廓内城并绕以城濠的完备格局。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元末明初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1379年),指挥俞良辅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府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环城开上水、竹木,广济、下水、安定、南、北等七门。于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于城上造敌楼四十四座,窝铺六十七座,雉煤二千九百三......[查看详情]
潮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平原北部,东邻福建,南接汕头,西连揭阳,北通梅州,濒临南海。 潮州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已有1666年。1991年12月潮州升格为地级市并扩大区域,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8.6万人,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10万人。 潮州升格扩大区域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潮州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符合潮州实......[查看详情]
开元镇国禅寺泰佛殿位於广东省潮州市韩江大桥东侧笔架山南麓,风光秀丽、松柏掩映,与新建的慧如公园相对应。本寺前任住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岭东佛学院院长定然老和尚开山创建,目的是加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联结东南亚各国华侨的乡梓之情。 为了建寺,由泰国著名华侨领袖、泰国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乐捐净财七佰馀万元。整座佛殿占地58078.29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依泰国越孟乍玛匹寺(俗称云石寺)模式构......[查看详情]
石牌坊,潮州俗称为“亭”。自明代以来,潮州建有牌坊143座,分布在城乡各地,其中以城区太平路的牌坊街最为壮观,共有45座,其余散落在城区街巷和城外的有 98座。这些古牌坊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标示具府学宫,不一而足,大致可分为8类。 石坊气势轩昂,工艺精致。在它们身上,粗犷与俏丽两种风格得到巧妙、完美的结合。牌坊建筑多为3开间3楼4柱全石结构,古朴大方,雄浑壮观。其正背面均有额刻及对联,三层楼上则雕有飞鸟走兽、......[查看详情]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明、清为发展的盛期,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古寨的寨内结构是先人按照地舆学的九宫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长1.5公里,由于形似龙脊,便将原先的俗称“塘湖”改为“龙湖”。据考证,龙湖寨历代科举出身的进士、举人达53人,名人的题词、书法、碑记也相当多。至清末民初,在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的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不少有五进、......[查看详情]
祭鳄台的由来: 潮州市韩江北堤上的“祭鳄台”,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驱鳄治潮的功绩而建的。祭鳄台古朴典雅,雕绘十分精巧、壮观。亭内基座有鳄鱼石雕像,鱼背竖有巨碑,正面刻有韩愈的《祭鳄鱼文》。 祭鳄台在城郊北堤中段,原为古鳄渡口。相传唐代韩愈刺潮时曾于此处设坛祭鳄,撰《鳄鱼文》,故名。台前大江,于秋高云淡之际,一面风可驶三面帆,因而称“鳄渡秋风”,列为“潮州八景”之一。台分二级,全石结构。
岗山水库在潮州市城区东南8公里,秋溪下游与潮安县交界处。因库区有岗山村得名。1960年建成。集水面积88平方公里,总库容5308万立方米。岗山水库是潮州唯一的中型灌溉水库。该库在磷溪境内,位于红山附近的秋溪上游300米处,水库因库区原山村而得名。该库控制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总库容530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7870亩,实际灌溉面积30410亩。 水库始建于1959年。水库的干支渠长46.7公里,总干渠设计流量4.25立方米每秒。总干渠由岗山水库经安黄......[查看详情]
笔架山宋窑位于湘桥。城东笔架山西麓。古遗址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2公里,窑址鳞次栉比,至今笔架山脚一带的群众,仍称该地为“百窑村”。 笔架山窑场始创于唐,极盛于宋。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广东陶瓷之都”。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盂、豆、釜、洗、枕头、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褐釉等,釉质晶莹润泽、如银似玉,多数不开片或只是极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