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罗炳辉将军就是其中之一。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罗炳辉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大河区阿都乡偏坡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罗炳辉有着大山一样倔强的性格,12岁就敢与当地的一个恶霸地主对簿公堂。1915年冬,17岁的罗炳辉离开家乡,到省城昆明参加了滇军。他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罗炳辉在国民党军队中遭到排挤,并于1......[查看详情]
翠盖峰下,有一泉三潭,潭名舒姑潭,传说舒女善歌,能使飞鸟停落,蝴蝶起舞,游鱼露头。潭上浓郁古木,潭水透澈晶莹,每当天朗气清的夜晚,一月印水,三潭皆白,清光照耀,峰叠倒影,如诗似画,清幽迷人。
桃崖瀑布,其水自桃花冲来,飞流直下碧桃岩,悬瀑大而长,势如建瓴。唐进士王季文有“悬水落成千丈玉”诗句。清周贇在《碧桃岩瀑布图记》中将此列为“九华第一景”。桃崖瀑布下面即是浮桃涧。相传在九华山修炼的赵知微,晚年鹤发童颜,身着绣有“太极、八卦”图案的圆领、宽袖道袍,头束道髻,戴“九梁中”的黄冠,飘飘然有神仙之态,赵知微和弟子在风栖峰下遍植桃树,暮春三月,桃花盛开,干树枝头花碧如玉。赵知微常与众弟子同饮于碧桃林中。碧桃成熟了,他们也不采摘,任碧桃掉落深涧,漂流而......[查看详情]
山前景区凤栖峰下有一巨大岩石,岩旁遍生桃树,花朵碧绿,盛开之时,岩石映成绿色,故名碧桃岩。因悬崖外倾,水流从数十丈高处跌泻下来,如花似玉,这是九华山第一大瀑布。
祗园寺在九华山化城寺东面的东岩山麓,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禅林。本名祗树庵,据说因为释迦牟尼在世时居住的地方既不是寺,也不是院,而是精舍或园,所以易名祗园,或称给孤独园,现代一般称为祗园寺。 祗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寺院由灵宫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殿、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5,175平方米。祗园寺原是普通的寺庵,住持乏人,殿宇行将倾塌。后来经长老商议,请伏......[查看详情]
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为香客游人集散地。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僧俗共处,农禅并重,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 唐开元年间,新罗高僧金乔觉来到九华,当地士绅诸葛节等人为他在虎形山下起建寺院,获朝廷赐名“化城寺”,此为九华山开山祖寺。金乔觉圆寂后应化为地藏菩萨,僧......[查看详情]
杏花村位于贵池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南至齐山湖,北至钵顶山,东接西门吊桥,西临秋浦河边,杏花飞雨,横贯十里。 昔日的杏花村杏林百亩,花艳如云,村中还有一家黄公酒垆,僻静优雅,浓酒飘香。当年任池州刺史的杜牧游览此地时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句。自后杏花村成为千古名村。《池州府志》记杏花村:“旧有黄公酒罅,后废。余井圈在民田内,上刻:黄公广润泉字。”明天启及清康熙、雍正时,曾相继于此......[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