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走出洗心亭,便踏上了琅琊古道。琅琊古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长约500米,条石铺成,蜿蜓于山腰,由低渐高,平坦而幽深。古道两旁树木参天,枝叶茂盛,形成天然棚盖,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游人至此,常常流连忘返。在琅琊古道上踏石而行,满目苍翠,贯耳鸟语。走着走着,突然苍山横卧,道尽路断。可是,你继续前行,一转变便豁然开朗,只见古道依然,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楼额上刻"峰回路转"四个大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过"峰回路转"......[查看详情]
醉翁亭记写道:“山行六七里,渐渐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让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古梅,挺立在影香亭与古梅亭之间,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栽植。《琅琊山志》载:欧公手植一株已枯,此系后人重栽。不管欧阳修手植是真是假,梅树的年龄已有数百年是真。古梅高7米,离地面六七十厘米便开始分成四枝。四枝干粗70多厘米,苍颜多瘢。虽经几百年风霜雨雪,仍然枝茁叶茂,老而不衰。这株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名曰"杏梅"。古梅北有古梅亭,系明嘉靖年间滁州判官张明道特意为赏梅而建,原名"梅瑞堂"。围绕古梅,还有览余台、影香亭、怡......[查看详情]
观罢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继续前行至山腰,只见葱茏玉秀的古树之中,一片楼台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这便是古琅琊寺。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境”四字。琅琊寺原名宝应寺,为唐代大历年间淮南路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所创建。据说,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在造寺之前,曾先绘图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皇帝头天夜里梦见在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形状、规模和那张图上画的颇为相似。代宗十分高兴,特赐名“宝应”。后又易名为“开化禅寺”、“开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琅琊山......[查看详情]
白鹭岛按功能划分为:国际度假,森林旅游、白鹭保护、佛教文化,是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来安县政府按照“树立精品,培育特色,面向南京、合肥、杨州,吸引苏、锡、常、沪”的原则,努力把白鹭岛风景区建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花果茶鸟购销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黄学江先生的老家也正是这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江淮分水岭独特地理类型的白鹭岛风景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林美景,天造地设。春天,山花烂漫,幽香逼人;夏天,云......[查看详情]
酿泉秋月又称让泉,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赞其:“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州王赐魁立碑泉侧。泉水清澈寒例,甘醇可口,四季不竭。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让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查看详情]
宝林寺座落于天长市区东郊芦龙乡王桥古街北侧高邮湖南岸,四周绿水环绕,环境幽雅,寺内古柏参天,花木繁茂。宝林寺是唐代御赐寺院,历史上规模颇巨,现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多景楼等。古寺声名远扬,历史上文人墨客参访者甚多,留下大量诗篇游记,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为宝林寺题写寺名。
护国寺位于天长市区南端,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五千余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全国千座经典寺庙之一,现为省级重点开放寺庙。 护国寺是一座园林式庙宇,有“袖珍九华”之美誉。 寺内殿阁错落,亭台参差,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皖东地区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乡间僻静的小径,一户独居的人家,方圆不足三百平米的杂木林,竟栖息逾万只鹭鸟。鸟儿群飞如浓云蔽日,落下又恰似繁花竞放、雪压枝头。景象壮观,意境美妙。请到这里来吧!远离喧嚣,体会人鸟共处,领略自然造化,这里何曾不是您梦寐中的人间天堂! 界牌镇河口村鹭鸟栖息地,位于美丽的高邮湖畔,由天长市区向北驱车40分钟即达。
天长森林公园位于天长西城区,天康大道北侧,背依白塔河,环境优雅,是市区主要的休闲设施之一。森林公园主体为2000余亩城市防护林。防护林内树木整齐,浓荫蔽日、飞鸟云集,是城市的天然“肺叶”。森林公园是新开发的公共休闲设施,其建设贯注了鲜明的绿色环保主题,园内设施以木制为主,绿色的栏栅、蘑菇型木塔、杉木型绿色木屋。九曲木桥尽头的欧式休闲木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开辟的主要游览娱乐项目有:花卉园、盆景园、水上游乐场、儿童娱乐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