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在滁州市西郊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此关形势险峻,深10余丈,用块石垒砌。关洞呈拱形,现基墙尚残存2米以上。关西门额上嵌有“古清流关”大字石刻。因隋、唐、南唐时此地属清流县,又处于清流河上游,故名。此关北控江淮丘陵,雄踞于关山之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役即于此,破南唐军15万,并生擒大将皇甫晖和姚凤。明崇祯间(1628一1644),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查看详情]
禅窟寺休闲度假胜地位于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凤阳县城35公里,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共有森林浴场、禅窟寺、禅窟洞、摩崖石刻等大小景点五十多个。 整个景区群山奔凑,叠嶂连云;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间鸟语花香,藤树缠绕;山上流云雾海,岚气渺弥。寺庙亭洞掩映于浓荫翠绿之间,具有“深、奇、幽、秀、野”的特色,“深山藏古寺”的韵味。是人们休闲度假、访古拜佛、溶洞观奇的绝佳之地。
天长博物馆位于天长市区繁华地带,占地12亩,主楼高4层,庄重典雅,古色古香。主要陈列被列为“考古十大新发现”的“天长三角圩汉墓”出土文物。展品中心尤以环形玉龙、玉壁、云纹铁剑、木工工具、镂空柄青铜匕首、青铜熏香炉、漆虎子等最为珍贵,实为极品。其中木工具为孤例,云纹铁剑刃部锋利无比,寒光逼人。
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罗炳辉将军就是其中之一。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罗炳辉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大河区阿都乡偏坡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罗炳辉有着大山一样倔强的性格,12岁就敢与当地的一个恶霸地主对簿公堂。1915年冬,17岁的罗炳辉离开家乡,到省城昆明参加了滇军。他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罗炳辉在国民党军队中遭到排挤,......[查看详情]
龙兴古刹,又称大龙兴寺,俗称龙兴寺,位于凤阳县城北面“第一山”下。它的前身是於皇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于此,为朱元璋的发祥地。 龙兴古刹建于明兴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亲自写了《龙兴寺碑》碑文,御书“第一山”碑,制定了一部《大龙兴寺律僧法》。明初的龙兴古刹,规模宏壮,拥有佛殿、法堂、僧舍共三百八十一间,为我国名刹之一。明清二代,古刹多次遭兵、火之灾,规模逐渐缩小。到清末,古刹面积仅有明初时的二十分之一。文革初期,又遭人......[查看详情]
酿泉秋月又称让泉,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赞其:“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州王赐魁立碑泉侧。泉水清澈寒例,甘醇可口,四季不竭。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让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查看详情]
尿布滩遗址,位于安徽省明光市明东乡赵府村北4公里处,东风湖的南岸。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厚达2米左右,文化内涵丰富。 1985年5月,在实地勘查中,采集标本20多件,主要有夹沙陶鬲足三件,足高分别为8.5厘米、8.2厘米、7厘米;泥质陶鬲足1件,灰陶盆、罐等器物的口沿和底部残片。纹饰主要有细绳纹、凸方格纹、弦纹、席纹等等。另发现通体呈扁平形状石铲残件1件,中有圆孔,长6厘米,宽5.8厘米,石铲磨制光滑精细,两面均有圆圈状斑点。另外发现烧黑兽......[查看详情]
位于天长市区西北角。明嘉靖《天长县志》载:“城西北隅,厥有高阜,日光掩映,赤色灿烂。包公(拯)为县(令),名曰红山,今呼胭脂山”。山顶有八角凉亭,朱栋皂瓦,体势欲飞。明人有诗赞曰:“县治西山却向东,胭脂烨煜太阳中。杨妃偃卧临金镜,笑动春风醉脸。”四周植有百株桃树,春日花开,灿烂如霞。后亭、树被毁,今已恢复。山周广植桃树。
在天长市区东22.5公里秦栏镇。为纪念宋代著名孝子朱寿昌专祠。朱寿昌,天长人。7岁时,其母刘氏被时任雍州郡守的父亲休弃。他寻母50年,不得,他闻其母在陕西则弃知州之官,千里寻母,迎还,瞻养至终。朝廷下诏褒奖,天下皆知其孝。王安石、苏轼等争为诗颂美之,后世一直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祠始建于宋,以后屡有修葺、扩大。现前后两进,每进各3间,两进之间为天井。
又称沃都司墓。在天长东门外邱家湾天(长)扬(州)公路南侧。沃公即沃田,山东登州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武进士,浙江署都指挥佥事、仪征守备。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犯扬州,进逼天长,沃提兵迎击,于城东六里许破敌,天长得以保全。沃在追击倭寇时,不幸马陷泽中,遇害。敕赠镇远将军都督全事。民念其功德,建墓立祠。墓前有碑多方。现存碑之一为天长县抗日救国会1932年所立,碑文:“明敕赠镇远将军都指挥佥事御倭殉难沃公田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