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玉洱园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中段北侧,占地28亩。原址为清末民国初期的大理农林试验场,抗战时辟为“志丹公园”,解放后为林业部门的果木苗圃基地。在大理古城建花园,是大理的文化传统。
位于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地段,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按“高起点、多功能、国际化”的标准与“突出民族地方特色”的原则而修建的大型文化旅游景点。 “南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它荟萃了精英(儒释)文化与民族地方文化的精华。南诏文化城仿造南诏、大理国的宫殿与民居建筑的风格,设城门、莅信宫、观音市、舞乐厅、御苑等建筑设施。前殿后苑,城门雄伟,宫殿巍峨。 莅信宫为南诏王的金殿,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有唐......[查看详情]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大理市下关洱海南路东段,洱海航运码头旁。占地50亩,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是一个大理古代建筑与白族民居建筑相结合,有浓郁地方民族风格的园林式博物馆。该馆是以青铜文物、南诏国、大理国历史文物和白族民俗为基本陈列的博物馆。现有《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青铜文物展厅》、《南诏、大理国绘画艺术展厅》、《白族展厅》等12个展厅。展品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通过参观,可全面系统地了解大理地悠久历史和白族灿烂......[查看详情]
大理古城南门外文献楼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撤毁。从它雄伟的气势中,您可以领略到南诏古国的王者风范和气度,而在文献楼和大理古城南楼之间的1300多米的街道,即可以令您感受到大理白族浓郁的民族风情。 沿青石板铺面的街道走在文献路两旁,青瓦白墙,飞檐斗拱的建筑配以及淡墨画,华丽而又不失庄重古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西至东沿着街边潺潺流淌,奏响一曲和美悠闲的歌,门前一树树杜鹃花、山茶花竞相开放。走进街后的小巷,您会为"街街......[查看详情]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建于1917年,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侧面为长方形,正面近正方形,南北向,长约1.7米、宽约0.7米,墓碑高约0.4米,宽约0.3米,墓顶为石雕屋顶式墓盖,两侧为大理麻布石制。1956年,大理县人民政府重修杜文秀墓,改立墓碑,正中直书“杜文秀之墓”5个大字,旁有两行小字:“原命生于道光癸未年十月初八日;大限卒于同治壬申年十一月廿六日。”由此可知,杜文秀生于公元1823年,卒于1872年,牺牲时年......[查看详情]
苍山感通索道于2000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索道设备由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制造,是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6人吊厢索道,索道斜长2524米,上、下站高差285米,承载索道直径38毫米,主电机功率285KW,运行速度5m/s,单边运行时间8分钟,客运吊厢39个,维修吊厢1个,运输量单边770人/小时。整条索道设有上、下站,下站设在寺院感通寺旁,海拔高度2267米,上站设在“清碧溪“景区,海拔高度2552米,整条线路设有支架12座,支架有18米,11#、12#架之间......[查看详情]
大理苍山西耸,洱海东卧,在苍洱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云景奇观,令人遐想陶醉。其中最奇妙、最迷人的有苍山佛光、望夫云、玉带云、火把云等云景。 苍山佛光具备的条件是雨后放晴,有云雾缭绕,有太阳折射,只要条件具备,人们在苍山顶旅游时,都可以见到。 望夫云一般在11点-13点左右生成,是大理指示性气候的云,一旦出现就预示洱海地区将有大风。传说望夫云是南诏阿公主的化身,她因与苍山上的年轻猎人相爱,遭父王反对,并请来罗法师将阿龙害死,打......[查看详情]
“元帅府”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内。四周城墙高3米,宽2.l米,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城中之城。议事厅殿上挂有杜文秀手书对联: 天生英雄夺回汉朝世界 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 1872年,1983年重修。墓高5.7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查看详情]
仲秋时节,浓雾、无月、刮东风之夜,凌晨1时左右,巍山弥渡两县交界处浓雾弥漫的隆庆关山垭口,铺天盖地的鸟儿盘旋打转,婉转嘹亮的鸣叫声响彻云霄。这是数以万计的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迁徙的必经地,被人们称为“鸟道雄关”。 隆庆关是古代“西南丝绸古道”人马驿道的重要通口,海拔2700米,至今还保留着明代万历年间刻写的“鸟道雄关”石碑。鸟类专家们认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查看详情]
拱辰楼位于巍山县城,为明蒙化府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拱辰楼原为三重檐城楼,永历四年(1650年)改为二层。现楼为重歇山顶,面阔5间28米,进深17米,高16米,建于高8.5米的城廊上。楼阁南侧悬“雄魁六诏”匾额,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府同知康勤所书,北侧则悬“万里瞻天”匾,乾隆五十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书,二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登楼可俯视全城,整体建筑古朴浑厚。
51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