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大理苍山简介 大理苍山,又名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玷苍山,大理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大理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 大理苍山景点 公元八世纪,南诏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政权的做法,把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大理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查看详情]
在大理市中和镇南太和村西面山坡上,为南诏国早期都城。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面积约占3平方公里。遗址中现存南北两道夯土城墙。南城墙西端从点苍山五指峰麓向东延伸1.5公里,北城墙西端从佛顶峰向东延伸2公里。遗址西部佛顶峰上有金刚城,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遗址中有南诏德化碑。碑西为南诏宫殿建筑所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古城周边景点—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可谓千古奇观,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首,前一后二,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始建于南诏国劝丰佑(公元823-859)时期,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典型的唐塔的建筑风格。前有石砌照壁,照壁上嵌有明万历11年(公元1583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手书的“永镇山川” 四字。南北小塔,在大塔西南,西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查看详情]
剑川木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故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屣到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尤其是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具,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出龙、风、狮、孔雀、梅花等传统图案,制成桌、椅、茶几等各种家具,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富于民族特色,成为既实用、又华美的艺术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剑川......[查看详情]
千年白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果郎乡诺邓村,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近1300年村名一直没有改变,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邑。2002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于该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现存的云南最古老的村名、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建筑群和明清文化的遗踪,渊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决定了千年白族村深厚的文化内涵。 诺邓村过去一般称为“诺邓井”或“诺井”,“井”就是盐井。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查看详情]
云龙太极图是一个地貌奇观。虽然它不过是第三纪地质构造经过几百万年江水冲蚀形成的一个自然产物,但无论怎样说,他与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古代道家的一个标识——太极,实在太相象了,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天然太极图”。“天然太极图”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的北面。这里有一条叫沘江的河流,河水绕出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太极图”的天然奇观,“太极”上有阴极和阳极两个鱼形平坝,与传统道家图案相似无二。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天然太......[查看详情]
彩凤桥 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横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阁楼,名“童子阁”。桥为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 宽4.7米, 净跨径27米, 高11.33米,桥身建筑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墩层层向河中心挑出,如楼阁建筑中的斗拱,在两端斗拱向中伸延相距9米时,再用5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组成桥面,并于桥身上复盖房顶。桥两侧用木板遮挡,桥内置两排木凳供......[查看详情]
惠民桥位于云龙县城南宝丰乡南新村,距县城21公里,架于沘江之上。惠民桥始建年代不详,原桥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现桥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桥为双孔铁链吊桥,由于建桥处江面较宽,故于江心增设桥墩,采用了二进连跨的建筑工艺。桥全长50米,桥身长39米,宽2.5米, 高约8米; 最大一孔孔径21.3米。桥由8根铁链组成,6根为底链,2根为吊链,在底链上铺设木板为桥面。三个桥墩上均建有瓦顶桥亭,东西两端桥亭为牌楼式,并附有长达7米的甬道。1......[查看详情]
大慈寺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 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顺荡火葬墓群是元末至明代中期白族墓地,是目前我省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云龙天池亦名暑场海。位于云龙县城西北的五宝山上,距县城22公里,面积为1平方公里,最深处16.8米,平均水深8.5米,属高原断层湖。据《云龙州志》记载:“天池,一名高海子,在州署东北山顶,亭泓十里,灌白汉场、暑场田茭蒲茂密,居人利之”。五宝山海拔2560米,天池像一块美嵌砌在群峰之中,湖光山色相映,风光十分优美。天池四周,林木繁茂,异卉秀葩,名不可辨。湖中鱼肥,湖畔建有养鹿场,五宝山上建有龙王庙等,可供人们参观游览。现开辟为云南省级旅游......[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