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丹东景点 > 虎山景区

虎山景区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虎山景区,距丹东市12.5公里,地处中朝界河鸭绿江畔,景区内的虎山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东端,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与西北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它悠久的历史,艰巨的工程,雄伟的气势,在世上罕见。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伊朗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等,一期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除了长城,虎山景区还有睡观音、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铁索桥、老虎洞等景点和即将开发的高句丽千年古井、辽代千年庙等古建筑遗址。虎山景观现有两条游览凉路线,一条是虎山长城城上游览线,一条是绕山千米栈道游览线。
  在进入景区之前,那掩映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敌楼已依稀可见。从公路上纵览虎山,整个山形很像一阁仰卧的观音,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当地人都叫她睡没人。
  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在明代称马耳山,清代称虎耳山,到了近代称虎山。虎山整个山体形如蹲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曾列位安东八景之一。虎山因山势陡峭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极具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是秦。汉之后,任何一阁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其防御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历史上,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九个军镇,也称九边。每个军镇设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正如《明史》记载的那样:“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县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地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九边中的第一个军镇就是辽东镇。辽东镇管辖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长城沿线的防御,而虎山长城的位置正处于辽东镇管辖的这段长城的东端。
  明朝时,将长城称作边墙。所以,辽东镇境内的长城也称“辽东边墙”,它是为防御北方蒙古残元势力兀良哈部饿女真人各部侵扰,保护东北边地安全而修筑的。虎山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的。虎山长城的军事设施,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这些设施构成了一阁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却长时间湮没无闻,它的具体定位,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建国后,各级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起鸭绿”的长城东端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虎山南北有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初步提出“万里长城绵延丹东”的论点。为进一步确定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给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组建了由辽宁省和丹东市文物考古专家组成的省、市联合长城考察组开展工作。考察组考察了几十处有关地点,行程2000多公里,中雨澄清了种种错误的说法,确定了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准确地理位置。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丹东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文物专家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虎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了虎山长城的走向及建筑的形象,结构、用料等特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91年12月,丹东市政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应邀到会的国家、省著名文物、考古、古建筑专家们经实地考察,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现有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即东经123°30′,北纬40°13′。”并指出,“为了保护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这一重要遗迹”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开发丹东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扩大丹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根据对万里长城‘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重点修复这一段长城是完成必要的。“1991年10月,已故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朱希元先生亲率设计人员自北京来虎山遗址草拟修复设计方案”。1992年2月,丹东市政府再次邀请国家、省考古、古建筑、风景园林专家,召开“明长城东端起点修复设计论证会”,通过了“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随后,这以方案经辽宁省文化厅转呈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我们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就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本着文物“修旧如旧”和“三原”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置都是与文物考古发现的原址相吻合的。基本上真实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50延长米,包括过街城楼、敌楼、站台、马面等12座及烽火台一座。城墙高8米、底宽5米,城墙上马道宽4米,垛口宽0.5米。
  明朝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也是最后一阁修筑长城的朝代。从秦长城到明长城,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长城防御体系和修筑长城的材料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明辽东长城的修筑形式主要有夯土墙、劈山墙、山险墙、石墙、砖墙、砖石墙、木栅墙、边壕等多种。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长城墙体马道以下部分为自然石块砌筑,垛口墙及马道以青砖为主。虎山北麓按照考古发现恢复了山险墙。其中以砌石为主的长城墙体是虎山长城的显著特点重新恢复的山险墙是体现虎山长城雄伟险峻特征的重要地段之一。
  由于虎山长城地处中朝边镜,所以和游览别处的长城不同,登临虎山长城,不仅领略到了长城文化,还可以饱览异国风光。
  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开馆于2003年5月,是继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之后又一处以介绍各个朝代长城的防御功能为主的长城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陈列有虎山出土的明长城城砖、陶器等文物;反映长城历史的大型油画和与长城有关的历史人物雕塑以及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全面展示了长城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两幅大型半景画,集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为一体,逼真地再现了秦代修筑长城的浩大场面和明代灭亡、长城被攻陷时的悲烈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