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大同南行约70公里的应县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楼阁式木结构佛塔。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木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外观呈八角形,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外表看是五层六檐,其实每层还设有一暗层,因此实际是九层。木塔除了石制基座外,其余结构均采用木头建造,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木柱之间,使用了数十种斜撑梁加以稳固,从而能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查看详情]
位于应县城正南20公里处,在梨树坪乡,境内是最新发现的国内罕见的地质景观。沿山沟蜿蜒而进,一路是苍山对峙,花香鸟语,一路山清水秀,树荣草茂。行约2公里,迎面一幅宽约100米,高30米,由根根棱角分明的六棱石柱组成的峭壁进入眼帘,悬挂山腰,冲天而起,气势宏伟,象大山怒吼,如火箭待发。据地质专家考证,此景观大约四、五千万年前由火山爆发自然形成。真乃鬼斧神工之作,展现今日之奇观。
位于应县小石口村东北,距县城12公里,寺内建筑结构严谨,造型优美。现存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山门六间,进深四间,东西跨耳新建钟鼓楼,构式仿古。全寺依山而建,雄伟壮观,色泽华丽,善男信女,游人不断,香火不绝,古香古朴。登其远眺,苍山绿水云飘似带,令人赏心悦目。
位于应县城东西15公里处,海拔1300米,始建于东汉,后又多次修葺。是雁门十八隘之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侧高山对峙,怪石嶙峋。过“十八盘道”,越“南开石门”,进山门,入庙院,寺院由正殿,护法殿,念佛堂,僧房组成四合院,处于群峰拱卫之下,绿树掩映之中。寺旁山间有一汪清泉,天旱不涸,雨涝不溢,水质清纯,口感甜润,谓之“龙池”。寺内香火旺盛,古香古朴,瞻仰观看者纷至沓来,是难得的人文、自然融为一体的上乘景观。
曲回寺石佛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75公里三楼乡曲回寺村,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是大禅师慧感奉诏创造。 曲回寺附近,山岗、山脚、台地沟岔等地方,散布有墓丘状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每座冢中都安置着十尊左右的佛、菩萨、金刚、供养人等雕像。发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经模糊,但衣带......[查看详情]
在应县城东安边镇南,天佑五年葬于此地。元朝诗人李俊民游览李克用墓,赋诗名曰“题李晋王墓”: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
方山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南部,是一处以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永固陵为中心的大型陵园遗址。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历时八年而成,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文帝祖母冯太后死后葬于这里。 遗址面积为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文明皇后冯氏陵墓一“永固陵”及陵庙“永固堂”、孝文帝虚宫“万年堂”、陵园门阙基址、“思远浮屠”遗址、灵泉宫池遗址以及登山的御道等遗迹。永固陵地表有高大的封土,墓室由墓道、前室、过道和主室组成。主......[查看详情]
青擅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西南三楼乡牛邦口、花塔西村附近。总面积2.54万亩。该区属太行山系五台山文系。区内山峦重迭,青檀树生长集中,核心林区面积达0.9万亩。密度每亩30--110株,单株最高4.5米,胸径最粗10厘米,树龄在10--30年。该区周围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三楼河贯穿区内,河西岸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长城和敌楼,还有穷水长流的红沙岭隧洞。花塔村是大同市境内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8米,四面环山,河水绕 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景色秀丽,故称之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