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西鄂尔多斯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1997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中部荒漠区一个古老的植物地理区域,生长着第三纪(距今1000万-3000万年)植物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绵刺、蒙古扁桃、草包菊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群系,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性。
天下第一松(油松王)挺拔于准格尔域西,独雄耸于瘠土僻壤之上,其枝曲嵌盘屈,突怒偃蹇,争为奇状;抉疏垂荫,四季皆然。若是风起,声壮如涛,声闻数里。据中国林科院测定,树龄910多年,高25米,为中国油松之最,遂称王。 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树干或直,或曲,或蜷,或伏,或弯,或侧,千姿百态,殆不可述,一树翠叶,铿锵之声铮铮若铁,从东西南北四面观看,移步换形,叹为观止。 清末民初,有人欲取其木,木未取,枝先落,残取木人于地下,乡民大骇,传......[查看详情]
位于达拉特旗昭君坟乡的黄河南岸,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交通便利,是包头方面到达恩格贝的必经之路。主要景观有天然形成高约40米的坟林、黄河塞外风情、水上游乐、民族风情、京津古渡口、秦直道遗址、落雁崖等。建有同时容纳250人就餐的蒙古包式餐厅,饮食方面有蒙古族特色的手扒肉、黄河水产品,住宿配备十二顶蒙古包、十四间客房、床位数50张,活动项目有水上游乐、垂钓、黄河漂流、民族风情、爱国主义教育、篝火晚会。 旅游站建于一九九四年,总投资一百八十万元,是鄂尔多斯......[查看详情]
准格尔召为大型黄衣喇嘛教寺庙,又名“秘宝寺”,清政府赐名为宝堂寺。召庙群建于明天启三年,历经清代、民国历次修扩建,淅集僧侣。 鼎盛时,寺内住有喇嘛2000余人,僧舍相连,庙地2000余亩,建有经堂、白塔、红塔等宗教设施30余处,均为汉藏式建筑风格。建筑设计精巧,木刻、砖雕、绘画、壁毯,做工考究,细致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象宏伟,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硫碧瓦。建筑布局严谨、风格迥异的堂殿鳞比,疏密有致,充分显示了宗教的神秘氛围,为鄂尔多斯最大......[查看详情]
九城宫滑雪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九城宫旅游度假区内,是人工造雪的大型滑雪场,滑雪场占地 100多亩,专业雪道设计、雪具大厅可同时接待两千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2014年,九城宫旅游度假区将滑雪场在原来设置的4条不同级别和功能的滑雪道的基础上,按照三个“1”、三个“2”、三个“3”的“123”全面升级思路将九城宫滑雪场进行全面提升,满足广大市民游客不断增长的需要。一、三个“1”。新增1个滑雪大厅,在现有20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滑雪大厅基础上,将滑雪场地原......[查看详情]
“草原上的敦煌”——阿尔寨石窟 阿尔寨石窟是中国长城以北草原地区“硕果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遗迹”,俗称“百眼窑”,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公其日嘎苏木西南30公里处,距乌兰镇有130公里,距乌海市50公里。在茫茫大漠草原上,耸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红砂岩石小山。该山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40余米,在险峻的峭壁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尚存49座。据初步研究,该石窟开凿于西夏时期,盛于元朝,至明代还在延续使用。窟内现存近千......[查看详情]
在鄂托克旗境内的“百眼井”是一个千古之谜。百眼井,蒙语称“敖楞瑙亥音其日嘎”,用汉语讲就是“众狗之井”。在一望无际的大平梁上,有一东北向西南沿伸的凹形地带,长约300米,宽约100米的地上,分布着以10米左右的间距展开的80多眼水井。而原来这里有108眼井,因废弃多年,部分已被沙土淹没。 百眼井是千古之谜,有三个理由。一是得名之谜,蒙古族牧民称其为“众狗之井”,这是何意?这些井是一群狗刨挖出来的?还是为一大群狗饮水之用?二是如何开凿出之谜,......[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