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防城港景点 > 簕山古渔村

簕山古渔村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簕山古渔村位于企沙镇东北部,钦州湾西岸,占地约400亩,盛产沙虫、牡蛎、青蟹、文蛤等海产品。最受人赞许的莫过于勒山沙虫,此地沙虫味美香甜,鲜嫩爽口为北部湾一绝。簕山村建于明未清初,是防城港颇具代表性的滨海村落海岸礁石奇特,受海浪日久侵袭姿态各异,形成勒山一道自然风景线,观赏价值高。村庄树林清幽,礁石魔幻,岗楼威赫,是一个具有独特幽林、古堡、碧海以及渊远村史文化的自然村,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渔村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防城港市著名旅游景区。
村名起源
  簕山有其神奇的传说: 远古,这里叫鹿山,因鹿多而得名。鹿山和六墩山只隔一条有10多米宽的小江(大船潭江)。六墩山、三口浪山、鹿山,是三个大山 。山里树高林密,古树参天。山里有个大树洞,大石洞,树荫下长满了簕笛竹,有又高又密的草,各种动物很多,其中以鹿为最多。住在山里的鹿,白天大部分跑过六墩去活动,晚上跑回鹿山栖息。因鹿多,这里的人们把这个大山称为鹿山,这个鹿山一直延续到李常熙改村名。鹿山始祖常熙公,曾在榄埠居住40多年,期间,经常摇艇来鹿山做海,这里环境幽静,风景魅人,海埠鱼虾蟹多,容易生活。就在现在大祖厅的位置,有一条小水沟直通到海,水涨时,小艇可直入到此,那里有一块象床一样平的天然大石板,两位老人常常坐睡在这里休息谈天。因生活所需,常出入山里,发现有一棵很奇特的簕花。这棵花春季开淡红花,夏季开紫色花,秋季开黄花,冬季开白花。两位老人越看越觉得奇怪,好奇地摘些花叶来挫,叶汁有香甜味,经多次考究,认为无毒,两位老人摘叶入嘴慢咽,越食越觉得身体舒服,不但在“床位”休息时摘食,而且还摘下很多叶子下艇带回家备用。后来发觉树根的根汁更香更甜,两位老人由于长期服食花的叶根,祖公的心气痛(胃病)慢慢地好了,祖妈的妇科病也慢慢的痊愈了,俩老认为这棵簕花是棵珍贵的药树。便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争着来采摘,消息传开了,人们对这棵“宝树”,便明偷暗抢,久而久之,这棵宝树,不但死了,连周围的簕笛竹也死了,真可惜!老人十分痛心,也受到儿子的责备。为纪念这棵花救命之恩,经家人商量,把鹿山改为簕山,这个有奇特意义的村名一直延用到今天。

  从常熙公改地名开始,老人率其家里人,把花地整平,在这里搭上一间木屋,从榄埠迁居到这里(于1448年迁移)辛勤耕耘,建家立业,兴旺发达。
气候
  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南部近海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 1℃一2 3℃,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热季长,气温高,且雨热同季,气候温热。无霜期长达3 2 6天,全年盛行东北偏东风和东北风,平均风速2. 3m/ 秒,此处静风频率也比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15 49.3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6.8千卡/ 平方cm,7-8月平均气温为2 8℃,1~2月平均气温为12,8℃一14.8℃,年平均降雨量为2822. 9mm,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干湿分明,相对湿度为81%,主要灾害天气为台风。
景点
  古村堡
  始建于明末清初,出于防范海盗,据险自保的需要,依八卦之玄理建筑成方形,一圈围墙,高丈许,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四个岗楼,踞高扼守。现仅存东门岗楼,岗楼是一座占地约30平方米两层的小砖楼,岗楼青砖厚重。村内四条街巷,青砖古墙,曲折回旋,内有生路与死路之别,不会走的能进不能出。现在,围墙已毁,残壁养草,短砖狼藉,但围墙大概走向尚可辨认。村中的一座大古宅厅堂,瓦面崩摧,青砖古墙,苔迹斑斑,堂里有副对子“柱史家声远,青莲世泽长。”历代名人辈出,文员官员代代相传。明朝时出过状元李杏新(勒山村第四代人),历代五六七八品官员数十名,国民政府时期,其后代李孚曾任参政员副院长、台湾边界总指挥等要职。如今只有大门两个凿有双金线图案的红沙石门墩,在默默的尽其职守,追忆当年的威赫与尊严。
  原生态森林
  簕山古渔村内保存着一片古树参天的滨海原生态森林。林中有上千年的银叶榕、古榕树、车辕树等品种繁多的奇树。银叶榕在全国目前仅存51棵,而如此珍贵稀有的物种在簕山村就有5棵,其中最老的已有1400多年。村民特地建了防浪堤来保护这些古树。林内古榕奇异攀生,姿态各异。海边一棵曾被台风刮倒并连根拔起的古榕树,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风桑巨变中发新根抽新枝,形态别致,姿如蛟龙。林内保存良好的一大片车辕树气势磅礴,直耸云天。古树在台风来时不仅能抵御狂风巨浪亦能沉积沙石,泽福历历代代簕山村民。
  滨海风景线
  海岸礁石奇特,受海浪日久侵袭姿态各异,形成勒山一道自然风景线,观赏价值高。海湾与钦州三娘湾隔海相望,因海湾无污染,亦有海豚出现。
民俗风情
  簕山古渔村因海而生,傍海而居,当地人因海而得福,所以对海洋抱以畏惧之心、感恩之心、企盼之心。正是这种纯朴的情绪,使人们面对海洋,产生了膜拜祭祀、神话等的情感和行为,出现民间自发的祈求平安的祭海活动,使得海洋文化与宗教相结合,形成海洋宗教文化。改革开房后,古老的祭海活动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除祈求平安丰收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主题。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