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明远桥按顺德县志记载,该桥为宋代李仕修建造。这是顺德梁式三孔石拱桥中,文献记录最早的一座。因经历代重修,现桥已难找宋代风貌,仅存明代的风格了。该桥为梁式三孔石拱桥,红色沙岩石构筑。全长24.8米,顶宽4.7米,高4.5米。桥拱为纵联砌置法,桥栏华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两旁望柱各十四条,柱头雕石狮一只,现仅存十只。该桥两边斜道不砌石级,行人来往象上下斜坡一样,古代车马过桥,可畅通无阻。站在桥上左右眺望,宽阔的河涌两岸,整齐的石砌墙紧靠河壁。蕉林蔗地上,旧日店铺......[查看详情]
凌云山,因山高入云而得名。古时传说,凌云山顶上常有神仙对奕,龙州村得道真人谭玉亦常来往,至今还留下一个仙人脚印。《吴志》又说此山“顶有石泉,泉有锦绣鱼。”上世纪40年代,凌云山顶东面临下80米左右的山拗,有一山泉,据说饮之可治百病,延年益寿,一时求水者络绎不绝,南海、顺德一带也有人前来。此山时称灵云山。凌云山妙在入山皆好景,碧水连三湖。三湖就是三个水库,依山拾级,高低错落有致,像三颗翠玉嵌在凌云山中。一山藏三湖,在珠三角一带亦少见吧。
仙湖是南海第二大湖。仙湖度假区是南海四大旅游度假之一,是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崛起的多功能综合性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度假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雨量充足,年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22℃。区域地势为丘陵地形,山岗缓丘遍布果林灌木,对于营造旅游度假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青山绿水,景色秀丽,满目皆青葱绿意,扑鼻而来的是清新的自然气息。
建于1858年,康有为诞生于古屋。故居为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延香古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古色古香。古屋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延香古屋是保留完好的一处清代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 康有为故居由康有为纪念馆、康有为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查看详情]
投资2400多万元建成的蔼雯教育农庄是一个集教育和旅游功能为一体,寓教于乐的非营利性青少年教育基地。它不仅有绿色田园区、畜牧区、岭南佳果区、中草药区、野外烧烤区等十多个专项教育区域,同时还有捉鸡、钓鱼、森林寻宝、篝火晚会等娱乐项目。因为类似的农庄在广东地区鲜见,自然吸引了不少来自香港、广州等地的小游客。蔼雯农庄还先后获得了“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省工商联“光彩之星”、“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高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国......[查看详情]
历史悠久、宏伟壮观的顺风山公园。进入大门前的广场,我就被这里的绿意给迷住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围着公园,漫步在宽阔的广场,看不见外面的工厂、汽车,仿佛置身在一个绿色的天堂里。 走过拱桥时,一阵微风吹过,在这五座拱桥前面的柳树枝条也跟着摆动,向在邀请远方的游客进入。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走过了古香古色的拱桥,不由得大吃一惊,三座足足层楼高的大牌坊毅力在眼前,中间的那座比较大。上面雕龙刻虎,一条条巨大的青龙张牙舞爪。两旁的牌坊也不孙色,上面的麒麟和凤凰互相......[查看详情]
咏春拳名家叶问宗师是享誉海内外的一代武术大师,他学艺成师于佛山。1949年,他赴港定居,此后终其一生致力于发扬咏春拳术。叶问一生刻苦钻研并大胆改进了武术教授方式,桃李遍天下,日后威震海内外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即是其中最为杰出的弟子。馆内收集和展览了叶问与咏春拳发扬光大的资料。 为了弘扬国粹,纪念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进一步丰富佛山武术文化旅游的内涵,佛山市文化局、佛山市博物馆与香港叶问堂筹建委员会筹建叶问堂,已正式对外开放。 叶问堂选址在佛山祖庙,一......[查看详情]
广湖山生态果园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初,由台商张连邦先生投资兴建,处广东佛山南海、三水两区交汇处,紧邻丹灶仙湖度假区和南海国家生态示范区,占地面积达700多亩。 生态果园引进台湾、中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名优水果,更以自然循环观念从事辟地挖塘,蓄水灌溉,家禽养殖,果蔬种植,花草、树木种植。园区绿化面积已达到95%,集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拓展、企业内训、饮食于一体,使现代人类融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园区五大主题: ......[查看详情]
绮亭陈公祠位于南海区西樵山镇简村。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两进深四合院硬山顶祠堂建筑。头进前是一个小院,设门楼和围墙。该祠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陈启沅兄弟为其先人兴建的祠堂。 陈启沅(1834~1903年),南海简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家乡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雇女工600多人,厂内采用他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提高生产效率。其著作有《陈启沅算学》、《蚕桑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