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仙湖是南海第二大湖。仙湖度假区是南海四大旅游度假之一,是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崛起的多功能综合性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度假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雨量充足,年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22℃。区域地势为丘陵地形,山岗缓丘遍布果林灌木,对于营造旅游度假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青山绿水,景色秀丽,满目皆青葱绿意,扑鼻而来的是清新的自然气息。
建于1858年,康有为诞生于古屋。故居为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延香古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古色古香。古屋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延香古屋是保留完好的一处清代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 康有为故居由康有为纪念馆、康有为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查看详情]
西岸旅游度假区由庆云洞景区、银湖景区和狮子岭森林公园组成。南海西岸是历史悠久的宗教场所,是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庆云洞始建于光绪十九年。气势宏伟,道教文化气氛浓厚。沿着庆云洞的登山小径,进入山门,眼前豁然开朗——左为驯狮山,右为伏象山,庆云洞正在两山环抱中。正门前有两棵被称为“阴阳树”的百年古杉,挺然耸立。庆云洞下方则有“阴阳太极水”——两条溪水从庆云洞左右两侧奔流而下。区内的“百岁老人村”向中外游人宣示着道教“崇尚自然、返朴归真、得道长生”的真谛。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 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这些景点近年拂尘惊世,被专家和远近游客总结出古、博、精、真四大......[查看详情]
叶家庄在禅城区市东上路宝善坊,是一组大型的庄宅建筑群落。为富商叶氏家族在清末时所建,自占一巷,故又称宝善坊。清中叶后,叶氏家族在佛山、香港等地以经营中西成药起家,清末时更成为省港佛知名的华侨巨富,其产业遍于广州、香港等地,而祖居的佛山以庄宅、房产为主,如莲花路大型宅第、福贤路西洋式的"戢院"以及叶家庄等多处。其中以叶家庄规模最大、装修最讲究和设施最完备。 庄内有铺石街道、祠堂、门楼、住宅区和花园等设置,式式具备,所费不菲,而且建筑物布局合理,......[查看详情]
广湖山生态果园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初,由台商张连邦先生投资兴建,处广东佛山南海、三水两区交汇处,紧邻丹灶仙湖度假区和南海国家生态示范区,占地面积达700多亩。 生态果园引进台湾、中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名优水果,更以自然循环观念从事辟地挖塘,蓄水灌溉,家禽养殖,果蔬种植,花草、树木种植。园区绿化面积已达到95%,集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拓展、企业内训、饮食于一体,使现代人类融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园区五大主题: ......[查看详情]
绮亭陈公祠位于南海区西樵山镇简村。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两进深四合院硬山顶祠堂建筑。头进前是一个小院,设门楼和围墙。该祠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陈启沅兄弟为其先人兴建的祠堂。 陈启沅(1834~1903年),南海简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家乡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雇女工600多人,厂内采用他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提高生产效率。其著作有《陈启沅算学》、《蚕桑谱》等。
顺德何氏大宗祠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是何姓厚本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面阔三间,深三进,面积600平方米。头门是歇山式,莲花斗栱,四柱、底梁、华板所用石料均为砺石,木横梁雕瑞兽、花草,华板饰龙、马、麒麟浮雕,具有晚明雕刻特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991年顺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顺峰山是佛山市顺德区“青、碧、 蓝”建设重点工程和城市改貌工作的主要配套工程。 顺峰山公园建设将成为《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为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化花园式河港城市的距世纪标志。 顺德顺峰山公园入口牌坊,为三跨式巨型中式牌坊,整座牌坊宽88米,总高度38米,基座厚3米,主跨35米,整座楼牌重1.4万吨,牌坊正反两面拱门之间有16条用大理石雕琢而成的龙柱,单条重量就达25吨,全部在门楼顶上用螺丝栓紧倒挂,营造出凌空而下......[查看详情]
青云塔位于广东佛山市顺德大良镇东南的神步岗上,原名为“神步塔”。缘岗下有青云路直抵县城东门,故群众习呼为青云塔。该塔建于明代万历壬寅(1602),由知县倪尚忠联合士绅捐建而成。 县志载:“塔高十有二丈,七级,级有扶拦,可登临,八角皆铁凤衔钟,风来,声闻十里……”。塔身为八面形,正门方向西南,阔0.76米,高2.8米;登塔门北向70°,门阔、高与正门同。塔底层外围每角面宽3.3米,内径宽2.53米,二层内径宽2.47米,窗六个,门两道,接连绕塔身外的......[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