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宾巴寺位于得荣县白松乡境内,距县城35公里。“宾巴”系藏语的译音,象征佛教事业兴旺发达,相传此地生长着很多宾巴树,故寺庙取名为宾巴寺。该寺建有大殿、大神殿、护法神殿,拉丈大活佛住宅和西座转经室,还有净厨、七十幢僧房。在大神殿中塑有师徒三尊、师君三尊、密经事部三,长寿三尊、仁真龙沙切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衮钦钦龙青绕良巴、十六尊者等泥塑佛像,另强巴殿中塑立着三层楼高的强巴佛像;无量寿佛殿中立有无数首佛师徒塑像,其壮观令人无法形容。该寺现有八十二个僧侣。......[查看详情]
毛垭大草原在理塘县城以西,群山的怀抱之中,如海的草原郁郁葱葱。夏日,湛蓝的晴空下,牛羊成群,绿草连天,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打一个滚就是一身花香;秋天,晴空高远,云朵洁白,草木金黄;冬日则是白雪皑皑,原驰蜡像。季节的变化赋予大草原无边的神韵与风姿。
康宁寺(原名丁宁寺)内供有一尊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尊为“觉沃松扎玛。即“能言释迦佛”。相传,这尊佛像是藏传佛教葛举派创始人译师玛尔巴?曲吉洛追自印度迎请来的。公元1407年,噶玛巴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被明成祖封大宝法王,他的弟子中也有好几位被封为国师、大国师。他们得知云南纳西族木氏土司也信奉噶玛噶举派,为了得到土司的支持,便将这尊佛像赠给了木氏土司。公元1566年,木氏土司逐渐向西北方向扩展势力,占据了巴塘,并派大臣噶伦伯土驻扎巴塘,噶伦伯土......[查看详情]
降卡寺位于措拉区沙溪乡降卡山海拔3800米处,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修建,为巴塘县最早的红教寺庙和大型建筑。 该寺总建筑面积1945平方米,占地20亩,由9个大小殿堂相连组成,外有扎空(僧舍)165幢。其殿堂内壁画五彩缤纷,佛像千姿百态,保存完好;其殿门、梁柱光彩夺目,古朴典雅。 该寺收藏传佛教古典经书甚多,虽经700多年的风风雨雨毁坏不少,至今仍存300多册。1990年,该寺有活佛5个,喇嘛、扎巴182人,为县开放寺庙之一。
关帝庙位于巴塘县城东,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巴汉商人数剧增,汉商公会即联络驻巴制菅官兵,发起了修建关帝庙,修建费用,除会员捐助外,还向外官募捐,主要项目用于购置庙基,建庙宇,立神像,设戏楼。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约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关帝庙、戏台、钟鼓楼和院坝。庙内塑有财神、关羽、关平、周仓和轩辕皇帝、鲁班、嫘祖、孙膑神像,钟鼓楼上有一口铜铸的大钟和一面大型皮鼓,每月初一、十五的白天中午和午夜十二点正时,鸣钟击鼓,以示这两天为敬神的日子。......[查看详情]
县城附近的龙王塘依山傍水,有一近80亩平坦、开阔的平坝。坝内绿草茵茵,花团绵簇,树木茂盛,特别是沿巴曲河畔的柳树成片成荫,婀娜多姿,恰似一幅天然美景。自清以来,寺庙喇嘛常聚于此诵经,演藏戏,民众称作“雅勒羌”(雅勒,即藏观。羌表演)每年春季,土司头人常在此习兵练武,骑马射箭,并冠以美名“柳林较射”。夏季则携食箪,酒醉歌尽,尽情狂欢,曰:逛柳林子。民国初年巴塘代理知事齐赞廷赞曰:“讲武当年事已迁,空留迹址忆前贤,一湾绿水千株树,避暑人......[查看详情]
从理塘沿川藏公路南线进入巴塘县,循麻曲河转向东北方向不久,遥见陡峭的谷地里气雾弥漫,隐隐可闻一阵阵低沉的吼声。这就是中国大陆迄今发现的第四处间歇喷泉区—茶洛间歇喷泉区,也是除西藏以外唯一的间歇喷泉区。 间歇喷泉以它猝然的发作,撼人的声势和喷发与休止的交替变幻而闻名。世界上只有美国西部、新西兰的北岛、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冰岛等少数地区拥有间歇喷泉。茶洛间歇喷泉区分布在麻曲河谷地两侧,海拔3520—3560米的谷坡上,延伸约1公里。......[查看详情]
哈然寺位于巴塘县中心绒乡,原为萨迦派寺庙,该派传入巴塘大约是其第五世祖八思巴时代。因该派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兰三色条纹,故称为“花教”。该教元初盛极一时,至清代教传入康区,受到排挤,地位速降。到1956年,仅有哈然寺,僧众87人。其影响不及格鲁派,后自行改为宁玛派。
巴山,藏名喇嘛多吉,即金刚神山之意,位于县城东南郊的日车山和东隆山之间,那横亘逶迤的山峰高耸峻峭,平均海拔3000m以上,最高峰海拔达4648m。峰颠终年积雪,常有云雾缭绕,晶莹剔透,恰似一个满头银丝的老者目不转睛地俯瞰巴塘城廓。巴山多险峰胜景,沟壑鳞峋,尤以最高峰四季如玉、冰天共色、银光闪烁而闻名遐尔,早在清代,人们就把它命名为“巴山积雪”,列为巴塘八景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到巴塘任川边学各局总办的吴嘉漠看后,诗兴大发,赞曰:“群山为座地......[查看详情]
古桑抱石又名“蟾影”,位于巴塘县城北部甲日龙的对面。在一块两米多高的巨石上,上面长着一株高达10余米的桑树,树冠掩映着200多km2的地面。树根盘石入地,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苍劲挺拔。该树已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寒来署往,迎来了多少个冬去春来,当地人视为神树。据传说,这棵桑树本是月宫中的桂花树,这块巨石原是桂花树下的一只蟾蜍,“古桑抱石”就是月宫中桂花树和蟾蜍投下的影像。因此,清嘉庆丁已年(1779年)驻巴塘粮务辛文彬在巨石上镌刻上“蟾蜍”二字,墨迹仍清晰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