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哈尔滨景点 > 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1999年1月10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3号(今东北烈士纪念馆),建于1928年6月1日, 1931年上半年竣工。这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乳白色大楼,以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控制构图,高大的柱廊顶托着巨大的山花,构成庄严的主入口,造型严谨,主次分明。总建筑面积4283平方米,共三层半,一层为半地下层。原为东省特别行政区图书馆,1932年2月,日本侵占哈尔滨,同年5月被伪哈尔滨市政筹备所占用,1933年改为伪哈尔滨警察厅,从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1945年日本投降前,伪哈尔滨警察厅内设督察官室、指纹管理室和警务、特务、警防、外事、刑事、经济保安、司法、卫生、收捐等科,直辖香坊、三棵树、正阳、南岗、经纬、松浦、太平桥、顾乡、水上等11个警察署和众多的派出所及地方警察学校、警察警备队、警察大队、巡逻班等机构。重要科股的负责人均由日本人担任,还建立了日本人指导官制度,日本人由上到下掌握了伪警察大权。
  伪哈尔滨警察厅作为日本侵略者推行法西斯专政的工具,在其存在的十三年中,犯下了滔天罪行。1934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遭到伪哈尔滨警察厅的破坏,省委的主要领导干部10余人被捕,哈尔滨、双城、珠河(今尚志、沈阳、大连、吉东等地党组织也相继被破坏。1935年11月,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战斗中受重伤被俘,生命垂危。敌人为得到重要情报,把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治伤期间,赵一曼对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和17岁的实习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满抗日的爱国思想教育,把他们争取过来。在他们的帮助下,于1936年6月28日夜里从医院中逃走。但不幸被伪哈尔滨警察厅追捕回来,受尽各种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董宪勋因受刑过重死在狱中,韩勇义被判处一年徒刑,赵一曼被敌人押送回珠河县杀害。1937年4月15日,伪哈尔滨警祭厅参与对地下抗日人员大逮捕,中共哈尔滨特委、交通局及其所属组织均遭到破坏,中共党员、团员及爱国群众745人被关进监狱,198人被杀害。1940年冬,伪哈尔滨警察厅又参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肇惨案”,在肇东、肇州、肇源三县共逮捕中共地下党员、抗联战士、爱国群众325人,先后杀害170余人。1943年春,伪哈尔滨警察厅再次参与制造了“巴(彦木(兰东(兴大逮捕”,先后两次逮捕抗日人员近500名,被刑讯致死的103人。
  哈尔滨解放后,该旧址由人民政府接管。1948年10月10日,东北烈士纪念馆在此建成并正式开馆。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陈翰章、汪亚臣、“八女投江”、李兆麟、朱瑞、董存瑞、陈树棠、侯成安等数百名烈士的事迹、遗像、遗物。开馆后,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谢觉哉、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烈土馆参谒和指导工作。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要把烈士纪念馆办好,广泛地宣传革命的历史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以教育人民。”并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郭沫若、梅兰芳、田汉等各界著名人土也相继到烈士馆参谒、题诗、题词,缅怀和讴歌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社会各界群众对烈士馆也给予赞誉和支持。
  东北烈士纪念馆自建馆以来,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3000余万人。它以其特有的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内容的优势,始终发挥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作用。人们通过参观,聆听烈士事迹,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六部委、国家文物局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授予烈士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
  东北烈士纪念馆这座崇高圣洁的殿堂,经过2005年对馆舍内部改造维修,恢复了原貌,扩大了陈列面积,现正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陈列内容、陈列艺术形式和更为生动形象的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