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哈尔滨景点 > 赵一曼烈士养伤室旧址

赵一曼烈士养伤室旧址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1995年6月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处院内。是一座20世纪20年代的俄式二层楼房。原是俄国妓女疗养院的病房,1913年9月和1926年4月先后归属哈尔滨市董事会第一医院和哈尔滨市临时委员会公立医院。1934年该院由日本人控制,改称哈尔滨市立医院。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烈士在铁北区率领农民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时受伤被俘,12月13日被送到该址养伤。
  赵一曼 (1905—1936),曾用名李坤泰,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人。“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走上革命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抗联三军二团政委等职,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并领导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和抗日联军与敌人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赵一曼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左大腿受伤后被俘。敌人把赵一曼作为抗联的重要人物关进哈尔滨市伪警察厅拘留所(现东北烈士纪念馆地下室),用汽油灌、皮鞭抽、烙铁烫、铁条扎等种种酷刑折磨赵一曼,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毫不动摇。此时她的伤口溃烂化脓,生命垂危。敌人为了从她口中得到我党地下组织和抗联部队的情况,于1935年12月13日把赵一曼送到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在爱国医生张柏岩的精心治疗下,赵一曼的伤势逐渐好转。敌人又多次把她带走审问,回来时遍体鳞伤,气息奄奄。
  赵一曼宁死不屈的崇高品质,深深教育了所有医护人员。17岁的护士韩勇义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意志坚强且富有同情心。赵一曼在了解了她的身世和心情后,对她进行宣传教育,使她逐渐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看守赵一曼的警察董宪勋,是一个老实正派、有良知和民族感情的人。赵一曼主动和他说话表示亲近,很快就掌握了他的经历和思想,并加紧对他进行教育,激发他的爱国心,给他讲述东北抗联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最后把他争取过来。韩勇义和董宪勋非常敬重赵一曼,决心帮助她逃出敌人的魔掌。经过周密的研究和准备,1936年6月28日夜里,韩勇义和董宪勋把赵一曼背出医院后门,坐上雇来的小汽车,开到文庙附近,换上事先等在那里的小轿子,第二天早晨来到阿城市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董元策家里。在董元策的帮助下,当天夜里又坐上马车,奔向抗日游击区。但不幸被追捕的敌人赶上,赵一曼又落入敌人魔掌。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外英勇就义。在被押往珠河县的火车上,赵一曼给心爱的儿子留下了感情炽热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旧址原为哈尔滨市立医院第六病房,原为带地下室的砖混结构的平房,占地面积280平方米。1982年扩建为二层楼房。一层设有收发室,两侧有四个房间,赵一曼烈士就是在一层左侧第三个房间被监视治疗。二层扩建后为医大一院住院处制剂室。2003年,在保持原格局不变的情况下,该旧址进行了维修。一层收发室和过道被打通,作为赵一曼烈士的纪念场所,墙上布满了赵一曼烈士生平事迹和照片。地面和墙裙用天然大理石铺就,天棚为豪华吊顶且镶嵌一排排桶灯。
  赵一曼的英名和她的民族气节,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为永久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把赵一曼养伤时的旧址,设立为哈尔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已成为赵一曼烈士对敌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缅怀赵一曼烈士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