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哈尔滨市西南25公里处、松花江一级阶地上。由于松花江支流运粮河的切割使阶地堆积物中的遗物暴露出来。
1986年12月1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范围东西长600米,南北宽70米。1982年发现,1982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北考察队联合进行科学发掘。该处第四纪动物化石埋藏丰富。经过三年的发掘,共出土标本有石制品9件;骨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若干骨器和人工打击的碎骨以及由大量兽骨叠置而成的两处古营地遗迹。化石和文化遗物多出现在中部亚砂土层中,特别是亚砂土上部和亚粘土下部,砂层中化石较少。石制品的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和石核。质料主要为黑色隧石、灰色中粒石英岩和脉英石等。其特点是人工打击痕迹较为清楚,证明当时的古人类已会修理台面,进行二次加工,有相当的工艺水平。
出土的兽骨碎片多为野牛、野马的股骨和肱骨部分,其中一部分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痕迹。这些有人工痕迹的碎骨片,有的打击点十分清楚,系由外向内打击,骨片形状多不规则,分为有尖类和有刃类两部分。其中有尖类4件,有刃类3件,共7件,似已加工成骨器。
发掘出土的两个古营地遗迹相距约40米,分别由500和300多块兽骨垒砌而成。残存的半圆形墙基朝南或东开口,墙高0.5-0.8米,宽0.6-1.0米,外径5-7米。从侧面可见四层动物化石整齐叠置而成。内壁比外壁稍为平直,有的部位还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兽骨以大型动物占优势,肉食类与草食类共存,其中以幼年个体占多数,也有少量成年和老年个体。所见碎骨棱角分明,边刃锋利,几乎不见流水冲磨的痕迹。有的野牛肢骨在出土时仍保持原来关节连接状态。上述化石呈半圆圈分布的现象及相关材料表明,这是古人类活动的遗存,是古人类用兽骨叠筑的临时性营地。这种古人类露天性临时宿营地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东北平原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居住和狩猎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因此在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
阎家岗出土哺乳动物化石2000余件,种类有:普通刺猬、鼩鼱、灰仓鼠、东北鼢鼠、布氏田鼠、黄鼬、五趾跳鼠、西伯利亚旱獭、达乌尔鼠兔、野兔、狼、似浣熊貉、沙狐、豺、赤狐似扎赉亚种,最后斑鬣狗、西伯利亚鼬、松花江猛犸象、真猛犸象、普氏野马、大连马、蒙古野驴、披毛犀、野猪、河套大角鹿、加拿大马鹿、驼鹿、普氏羚羊、王氏水牛、东北野牛等。按哺乳动物的生态习性分类,属于草原类型的约占71.2%,属于森林类型的约占25.8%,属于河流沼泽类型的约占3%,反映草原环境的特征十分明显。
对采自古土壤层的土样和粉砂层内粪化石进行孢粉分析,发现如下种类孢粉:云杉属、冷杉属、松科、松属、桦属、柳属、榆属、榛属、鹅耳枥属、柳属、栎属、李属、麻黄属、藜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石竹科、茜草科、葎草科、蒿属、茄科、菊科、伞形科、双星藻科、卷柏属、水龙骨科、真蕨纲等。孢粉分析结果反映的生态环境与哺乳动物群的生态习性基本一致,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为疏林草原的自然景观和较寒冷的气候特征。
在两处古营地遗迹附近,还发现了古人类屠宰猎物的场所。在其古作业面上扔弃了大量碎骨等垃圾,见有石片和刮削器,它们的刃口锋利,显然是宰杀、肢解猎物以及剥皮割肉的工具。
经测定,阎家岗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2000年,是黑龙江省目前发现的一处年代较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