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日德寺原称“班禅香日德寺”,现称“班禅行辕”。
走进恬庄老街,驳岸、拱桥、水巷,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
古老的暗泾河,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静谧的街巷里穿行。
寺院位于香日德真上柴开村,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香日德班禅行辕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1717年西藏发生叛乱,康熙派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率大军护送七世达赖进藏平定叛乱。大军行至香日德,曾在此调集蒙藏随征兵员,筹办军粮马匹。七世达赖的搭帐就设在今香日德地区,并在此接受王公、千户、百户朝拜献礼,为教民摩顶赐福。
按照藏传佛教教规,凡达赖、班禅举办过重大佛事之地,信教僧众就会修一座纪念性建筑,此即香日德寺日后建寺的原因。1780年香日德寺正在建成。历史上香日德是进藏出藏的要冲,凡出入西藏的佛教领袖,中央政要都要在此地休整,补充给养,处理有关事务,故寺院建成之初,就有两大部分组成:一处为宗教活动场所,就是现在的寺院;另一处是专门接待过往宗教上层人士和有关使者的食宿站。
在青海数百座藏传佛教寺院中,有此功能设置的寺院为此一处。几百年来,香日德寺园接待过无数宗教领袖和中央要员,如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解放前夕,十世班禅为躲避国民党要挟,与班禅堪布会议厅主要要员滞留让香日德寺,1949年9月,青海解放,班禅从此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致敬贺电。解放后,班禅大师又多次莅临此寺,就民族、宗教工作做过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