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位于市广东路360号。2002年6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粤文化中心迁入。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3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以通史陈列的方式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北朝及隋、唐、元、明、清来呈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陈列中还包括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两个专题陈......[查看详情]
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同名,位于哈密市以北70多公里的口门子柳条河沿处。相对高度35至115米,南北长约5公里,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立于天山庙上,可鸟蓝瞰其全貌。山麓有泉,四周草茂,有河从山前绕过,每当风起可听到沙鸣,胜似牧笛悠扬。 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长约5000米,高约100多米,以石英及长石堆积成的沙山,突兀地耸起。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作用,当游人静卧沙上时,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凄婉低回。当游人做滑沙运......[查看详情]
是天山主脉西部,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拨7435米,位于温宿县境内。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山峰下的别迭里山口是古代中西陆路交通重要通道。 托木尔峰地区,地形崎岖,峰峦峻拨 ,冰雪嵯峨,凌空峭壁,千仞攒空,自然景色奇丽壮观,海拨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与之遥相呼应,峰区冰川交错密接,好似条条玉龙,飞舞于寒山空谷之中,千姿万态。蔚为壮观。 我国登山队曾于1977年7月25日首次登上托木尔峰,1980年建立了托木尔峰保护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属高山林......[查看详情]
位于柳树泉农场焉不拉克村,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新疆东部最重要的一处青铜时代的墓地,距今约4000年。 墓葬分布在两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土岗上,地表没有明显痕迹。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竖穴生土二层台墓,葬式为曲肢、直肢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木器、铜器、铁器、金器、骨器和毛纺织品等。彩陶纹饰与甘肃地区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彩陶纹饰相似。 该墓群对研究新疆与内地的文化联系极为重要。
龟磁国,古西域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 龟兹为我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辖4镇、16府、72州之地。 古城周长近八千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查看详情]
从库车县沿独(独山子)--库(库车)公路向北驶约60余公里,所抵峡谷俗称"盐水沟",当地维吾尔人称其为克孜尔亚(红崖)山。 克孜尔亚山之奇峰异景,有鬼斧神功之妙。当峰回路转之际,车前方忽现一座状如巨厦的深驼色的山峰,似有廊有柱,有塔有亭,楼阁错落,宛如"布达拉宫",令人诧叹不轩。复前行,又见一色彩斑斓之奇峰,通体呈赭红色,但另有绛紫、桃约、玫瑰红、青绿、淡黄、浅灰、月白、深黛……的色块、条纹。此山峰近旁,又有几座土黄、灰蓝、黄绿色的山丘。夕阳西......[查看详情]
在库车老城有一座著名的伊斯兰宗教建筑——库车大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群众做礼拜的宗教场所。伊斯兰教在库车传播后,约在15世纪营建此宗教建筑。 大寺座落在库车县旧城黑墩巴扎,距库车县新城约四公里,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 原库车大寺于1918年遭火灾被焚,1923年由当地阿吉(名叫艾里木)主持集资、募捐重建了这座清真寺。1927年竣工。寺院面积1165平方米,门楼高18.3米,全部青砖砌成,高耸的门楼与宣礼塔,庄严挺拔。主体建......[查看详情]
在本市西南天山山脉中。这里,是一条深长的峡谷。哈密四世回王玉素甫曾在此修建避暑行宫,垒起数十里的石墙,栽植了各种树木花草,其中以山杏为最多。 庙尔沟是因古时在这里建有佛寺而得名,佛寺座落在一座小土山上,因年久失修,颓废不堪,而残壁上的绘画清晰,坐佛画廊依稀可辨。 民国20年(1931年)哈密战乱,回王行宫被毁。 峡谷两侧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峡谷中有河流和众多的泉溪,并长满白杨树和繁茂的花草。峡谷周围是四季翠绿的原始森林。林间牧草丛生,多为哈萨克族牧......[查看详情]
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据说,这条河就是《西游记》里“子母河”的下游。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便在这里滞留两月余讲经弘法。7世纪中叶,唐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集聚这里,暮鼓晨钟,佛事兴隆,到了9世纪,佛寺为战火所焚,因而日趋衰败,14世纪初彻底废弃。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称:“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查看详情]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