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花园街位于长江路中段与荣事达大道南段交接处,因其方位在环城公园的圆心,又在合肥城区的中心,故又称为园中园、街心园。花园街为南北向条状开敞式公园。 两侧除26米宽车行道和人行道外,园宽为2O米,长4OO米。南端是三叠组合喷泉群,各种球形、柱形、伞形喷泉潇洒飘逸,配 之以五颜六色的彩灯映射,如芙蓉婀娜,似菊丝婆娑。 喷泉广场以北,是一组以科 技、自然、生命为主题的抽象派系列雕塑,有反映江淮儿女博大情怀的“双手·世界”;有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命·运动”;有昭示......[查看详情]
合肥清真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又名礼拜寺,曾遭破坏,1981年回归后扩建,设施配套、规模可观、结构大方、美观。全寺建筑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二层小楼,大殿面积为16O平方米,建筑形式为阿拉伯式、寺内有阿旬1名,满拉2人,学董1O人,有阿文藏经3O卷。现有教民3000户,人口1万余名,均系回族.尊奉格迪目. 礼拜寺从1982年开放以来,每月可接待参观及礼拜人数达50O0名,成为合肥穆斯林同国内与世界进行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同许多国外宗教界人士建立了深厚的憎......[查看详情]
以元一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为中心的双凤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境内。由市区经二环路上的双风大道,乘车约半个小时即达。合肥元一高尔夫球会是香港元一集团的全资机构,占地面积2000多亩,由澳大利亚著名高尔夫设计师Les Watts精心设计。双凤湖畔的旅游度假区内绿草如茵,碧波荡漾,植被丰富。安徽元一国际高尔夫球场座落在双凤湖的南岸,球场范围内散布着众多的水面,水天相映、别具一格。 球场为18洞72杆国际标准球场,也是安徽目前唯一的高标准高尔夫球场。球道......[查看详情]
汉海极地海洋世界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大道南侧,叠嶂路东侧,与“徽园”隔路相望,东邻合肥“欢乐岛”,交通便利。该项目由新加坡尧泰集团与合肥海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合作兴建,这也是尧泰集团继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南京海底世界和秦皇岛海底世界之后,在国内投资建设的第4个海洋世界。 海洋世界采用贴近大自然的多物种和多栖息地展示方式,一方面向人们展示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另一方面号召人们保护自然,珍惜海洋,善待生命,创造和谐人与自然,此举为国内海洋世界首创。......[查看详情]
安徽名人馆位于合肥市西郊蜀山风景区,是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迎接国庆50周年重点建设工程,是全国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馆、全国最大全息多媒体展厅、全国惟一声光电高科技场景。安徽名人馆一期工程选择展出史前至清朝之间的50位有影响的安徽历史名人。人物采用蜡像制作,形象逼真,并运用电影艺术手法和声、光、电、多媒体等最新高科技手段,展现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通过展出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展现他们对安徽、中国乃至人类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国家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由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科学院对学校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的师资力量和科研优势参与和支持办学。学校在创建过程中逐渐形成......[查看详情]
在逍遥律公园旁。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唐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教寺”。后迭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3),复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修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明教寺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在清代,居合肥城众寺之冠。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客......[查看详情]
坐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处,海拔284米。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和引人入胜的奇花异草。乘观光索道上到山顶的观光旋转餐厅,庐州美景尽收眼底。 在蜀山周围先后建成了2万余亩水面的蜀山湖(董铺水库),占地400亩的烈士陵园,面积70公顷植物园和度假村,八十余公顷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动物园,长达370米的“安徽第一画廊”——蜀山画廊,及十二生肖园、匹特搏彩弹射击娱乐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樱花园、月季园、枫树林等。
许村,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北20公里,系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世界文化遗产。15处国务院批准的“国保”单位。这里古名昉溪、任公村。南朝梁时著名文学家,时任新安太守的任昉,曾隐居于此,常常在山水之间,咏诗,垂钓。唐朝末年许姓始祖知稠公移居于此,繁衍生息。至今已逾四十多代,所以村名改为“许村”。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曾为《古歙许氏宗谱》作序。唐宋两代全村出进士18人,明清以后,文风昌盛,豪杰辈出,成了闻......[查看详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词用来形容龙泉古寺再恰当不过了。龙泉古寺,地处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山腰,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胜。《古今图书集成·庐州山川》载:山腰寺内有“龙泉”清澈萦流至山下,故曰龙泉山。寺内龙泉水常年保持18℃,甘甜爽口,经化验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唐朝张又新著有《煮茶水记》评价此水为庐州第一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五年(1045年)在滁州任太守时,慕名前来游山品尝泉水,把龙泉列为“天下第十三泉”,并立碑记......[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