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老城区东北角,古为肥水上的津渡,与教弩台仅一步之遥,以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而载入典籍。 公元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而合肥守将张辽只有七千人。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多谋善战的张辽,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趁吴方立足未稳之际,于当天夜晚,亲率勇士八百,突入吴营,打得吴军丢盔弃甲,胆战心惊。而后回城固守,孙权屡攻不下,只得撤军。途中,又遭张辽的伏击。孙权措手不及,狼狈逃窜,在部将的掩护下,纵马跃过西津桥(后称飞骑桥),夺路而逃。从此逍遥津因此战役而名声大......[查看详情]
四顶山,在肥东县南。山临巢湖,四峰兀起,故名。海拔174米。又传说古仙魏伯阳铸鼎炼丹于此,故又称为四鼎山,古有“庐阳一郡胜境”之说。唐代有人建寺,后方自勉建朝霞书院于此,皆毁。四顶山有“四顶朝霞”景观。传说魏伯阳炼丹聚集的仙气不散,形同朝霞。山上有洞穴奇石、“炼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15米,深 l米多,山泉终年不竭,清澈见底。“仙人洞”长3米,宽1.4米,高2米,可容数人。“伯阳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见底,水清味甘。另有“......[查看详情]
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拯的公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位于合肥环城南路东段风景优美的包公园香花墩小洲上。是包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包公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包公祠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侧为灵石苑,由石雕、水榭构成,典雅别致。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查看详情]
明教寺俗称“曹操点将台”,在市内淮河路东段北侧,距淝水、津水和逍遥津都不远。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源。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周围松拍挺拔,浓荫蔽日。后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荫”即此。 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