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新乡市博物馆地区历史艺术博物馆。馆址河南省新乡市南干道东段和平路交叉口。创建于1958年8月,前身为原平原省博物馆。 现有藏品24369件,其中碑帖9439件,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举办明清地方名家书画展、馆藏扇面书画展、傅乐善书画作品展等专题陈列。
后周皇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北18公里的郭店村附近,是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 现存陵墓包括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为后周太祖郭威墓,位于郭店村西南约1公里的周庄村。现存冢高约12米,周长110米。庆陵,为后周世宗柴荣墓,位于郭店村西北500米处陵上村。现存冢高10米,周长105米。陵园现存御制祭文碑28通。顺陵,是恭帝柴宗训墓,位于庆陵东北500米处。现存冢高4米,周长40米。墓室和墓道还保存......[查看详情]
去杜甫陵园的N大理由 理由1 陵园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 理由2 整个陵园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 已成为邙岭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 理由3 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其书法艺术精湛、结构严谨、雄深苍浑、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挥洒自如、浓淡......[查看详情]
飞龙顶是我国道教名刹,位于荥阳市北部18公里的北邙乡境内,北濒黄河,南望嵩岳,东临汉霸二王城,西连牛口峪、虎牢关景区。飞龙顶旅游区以飞龙顶为中心,面积大约8平方公里,以庙会活动为旅游热点。它始建于明,兴盛于清,历史上曾被誉为“中州奇”,区内古建筑群落雄伟壮观,峰岭竞秀,环境幽雅,历来为僧俗游人云集的场所。
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原皇姑浴温泉度假村)位于河南鲁山县下汤镇西北隅,二广高速与郑石高速交汇口,距离郑石高速下汤出口不足两公里,毗邻尧山大佛,交通十分便利,环境幽雅。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处于鲁山“一山一水三条线”旅游格局之要塞,上可登雄险奇秀石人山,下可临烟波浩淼昭平湖,南可去秘洞山庄探幽,领略现代军事防空设施之宏伟,西可到文殊寺参禅,观赏千年银杏树之雄姿。酒店设施 配套设施完善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是集餐饮、住宿、休闲、......[查看详情]
古荥冶铁遗址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发现炼铁大高炉两座,炉缸呈椭圆形,炉壁、炉基均用黑褐色耐火 土夯筑而成,炉前、炉侧有冶炼的架木遗迹。高炉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铸造模具和铁器成品,大多有“河一”铭文,产品以生产工具为主。发掘中还清理了陶窑14座及船形坑等与冶铸有关的遗迹。遗址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发掘材料证明它是官营的冶铸联合作坊,对研究我国冶金史具有重大意义。
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观星台位于登封城东南十二公里的告城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 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边宽16米多,上边约为下边之半。在台身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顶各边有明显收缩,并砌有矮墙(女儿墙),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查看详情]
汉霸二王城位于荥阳市东北约17公里的广武山上,两座城址中隔鸿沟,遥遥相对,这就是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对垒所筑的东、西广武城。西城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东城为项羽所筑,称霸王城。二城中隔广武涧(一说即战国时期的鸿沟),涧深200米,宽100米,口宽约800米,南北走向。二城之北紧靠黄河,西南万山丛错,形势险要。 现存的汉、霸二王城,由于黄河的不断冲刷侵蚀,早已失去原貌,特别是二城的北墙已塌入水中。据1980年实测,残存汉王城东西长530米,南北长190......[查看详情]
闪烁在大中原上的璀璨明珠康百万庄园 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在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蕴育中原古文化的交汇处,在沿黄郑、汴、洛三点一线的旅游线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熠熠闪光,它就是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该庄园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康百万”由来 山沟里的百万之家曾震惊慈禧太后或许有人会问:康百万是谁?“康百万”并不是指具体的......[查看详情]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播州刺史、集贤直学士、检校礼部尚书等。由于其刚正不阿,屡遭放贬。唐会昌二年(842)卒,享年71岁,赠户部尚书。精古文,善五言诗,白居易赞其为诗豪。著有《刘宾客文集》及《外......[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