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灵山·山灵信阳灵山 “有求必应,每云必雨,验之信然”灵山古称霸山,又名八山。因其山脉走向、峰峦气势极似释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灵鹫山;又因史书记载灵山“有求必应,每云必雨,验之信然”,前来感受灵山道法的人,都能沾些灵气,因而被传颂为神奇仙山、灵验之山。灵山标签 既是佛教胜地,又是风景名胜区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罗山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同时,灵山又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鸟类保护区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介绍灵山佛缘 山上共有七寺三......[查看详情]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当年天竺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是以白马驮佛经、佛像来洛传教的,故得名 寺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丘冢,这里安息着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寺院内现存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等古建筑。 寺院外东南有一座高24米的13层密檐式砖塔,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曰"齐云塔"。此塔初建于后唐,宋代遭毁,金代重修,距今有800年......[查看详情]
包公祠位于开封包公湖西畔,占地一公顷多,是一组典型的仿宋建筑群,它气势宏伟、风格典雅,共分为主展区、园容景区和服务区三大部分。 包公祠主展区内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照壁、碑亭等建筑。以史料典籍、碑刻、拓片、塑像、书画等展示了包公的生平及政绩,尤其是大殿内的包公铜像极其引人注目,正襟危坐、身着蟒袍冠带的包公,一身的浩然正气,令人万分敬仰。二殿内除展出有包公家训、出仕明志诗、书法手迹、墓志铭外,还陈列有北宋历任开封府尹的碑刻花名册,其中在包公的名下......[查看详情]
包公湖畔的历史沉淀包公祠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开封府俯瞰图 古建遗风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园内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风景秀丽,游走其中,品历史......[查看详情]
始于唐朝,现在的相国寺是清朝重建后又修葺的。据《如梦录》记载,相国寺这个地方原是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宋代曾在此兴建一座信陵亭,名为信陵坊。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兴建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长安元年(701年)名僧慧云从南方来到开封,用募化来的钱买下郑景的住宅和花园,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兴建寺院,并根据施工中从地下挖出的北齐建国寺旧碑,又命名为建国寺,同时将募铸的一尊高3米的......[查看详情]
黄柏山旅游区滴翠湖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大别山腹地,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黄柏山旅游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境内山青水秀,沟谷幽深,溪水长流,潭瀑众多,动植资源丰富。属国家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商城肥鲵为景区所独有,两株千年古银杏更是华夏所罕见。享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避暑胜地"、"娃娃鱼故乡"等美誉。黄柏山旅游区云海 红绿掩映的小林海原始森林、天池千亩竹园、大牛山万顷松涛、界巴冲映山红、......[查看详情]
豫西大峡谷 豫西大峡谷漂流刺激浪漫,全长6公里,约120分钟,双人漂流船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虽有惊但无险,峡谷内飞瀑高 悬,溪流淙淙,潭幽池清,乘橡皮舟挥桨击水,穿流于翠岭幽谷之间,尽享峡谷漂流激情。豫西大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总 长度30余公里,宽度30米到50米,深度50米到200米,两侧山峰高海拔1111.20米,低620米。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 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查看详情]
大相国寺(国家4a级景点)的名称,始于唐朝,现在的相国寺是清朝重建后又修葺的。据《如梦录》记载,相国寺这个地方原是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宋代曾在此兴建一座信陵亭,名为信陵坊。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兴建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天王殿之后,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乃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高约为13米,其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