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城市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价格区间
 - 
景点级别
主题推荐

红河景点门票

智能排序
人气
价格
< 17/30 >
  • 南桥

    南桥红河

    北京到南桥旅游线路>>

    南桥位于开远市南2.5公里处, 横跨泸江之上,古称冰泉桥,因桥西有泉得名。南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61米。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始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竣工,为开远通往边疆各地重要桥梁。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七孔桥

    七孔桥红河

    北京到七孔桥旅游线路>>

    七孔桥位于开远市南昆河铁路线249公里处。由法国工程师设计,1910上竣工,全长98.9米,宽4.4米,高距河底21.1米,有拱七孔。七孔桥桥势南高北低,坡度21‰,地质构造复杂,建造技术严格,具中西建桥艺术特色,为滇越铁路重要桥梁,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 西龙潭三教殿

    西龙潭三教殿红河

    北京到西龙潭三教殿旅游线路>>

    西龙潭三教殿位于开远市城西龙潭坡脚,始建于明初,原名观音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正殿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因于内塑送子观音、文昌帝君、真武祖师三教神像,故称"三教殿"。民国八年(1919年)重建两耳楼房、龙潭口水榭楼房及六角亭两座。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成中殿,形成现在三教殿上、中、下三殿规模。三教殿碧水蓄春,翠掩红垣,有"龙潭春晓"美称。历代墨客名士吟诗题句颇多,滇中名人杨慎与王庭表等都曾于此留过墨迹。

  • 归圣寺

    归圣寺红河

    北京到归圣寺旅游线路>>

    归圣寺位于开远市小龙潭乡西狮子山。归圣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六年(1667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现存前殿、大殿、两厢等建筑,为狮山主要佛教寺院。归圣寺内翠柏参天,溪水环流,吸引无数游人。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厢房墙上有一块尹壮图"狮山游记诗"碑,颇为著名。"狮山游记诗" 碑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碑长94厘米,宽60厘米,青石质。碑上刻有清乾隆内阁学士尹壮图告老回乡游狮山乘兴所作七言诗四首,诗句优美,格律工整,书法自如,......[查看详情]

  • 云窝寺

    云窝寺红河

    北京到云窝寺旅游线路>>

    云窝寺位于开远市中和营乡响水村。清雍正五年(1727年)阿迷州知府在响水洞前石壁刻"水府云窝"四字,寺由此得名。云窝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关圣宫、魁阁等建筑组成。大殿建于水洞顶部,地下水由台基下奔泻而出,为开远名胜。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九天阁

    九天阁红河

    北京到九天阁旅游线路>>

    九天阁位于开远市区,原为阿迷文昌宫内魁星阁。昔为阿迷州高层建筑,登临其上可览全坝风光。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光绪年间重修,民国初更名九天阁。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 迁城所摩崖

    迁城所摩崖红河

    北京到迁城所摩崖旅游线路>>

    迁城所摩崖题记位于金平县金河镇五家寨西北。题记高3米,宽6米,行书直行阴刻,全文约300字,民国26年(1937年)刻。迁城所摩崖题记记载了1934年成立的金产县城为避瘴毒之害,由王布镇迁建于金河镇五家寨的经过,由当时县长王文赞撰文镌刻。1986年公布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 乐善桥

    乐善桥红河

    北京到乐善桥旅游线路>>

    乐善桥位于金平县阿得博乡阿得博村东北3公里,横跨枯倚河。乐善桥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桥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桥南立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碑记。乐善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6米, 通宽 5.35米, 孔径7.94米, 高5.18米,是蒙自通往金平古驿道上的重要桥梁。1986年公布为金平苗族傣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 普洱温泉

    普洱温泉红河

    北京到普洱温泉旅游线路>>

    普洱温泉在金平县城南50公里普洱上寨西北的一个小平山梁,海拔420米。泉从原始森林边涌出,注入一6平方米的水池内。水温50-60°C,平均流量为0.5立方米/秒。温泉雾气升腾,时隐时现,泉水含多种化学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是周围傣家人沐浴疗身的好场所。

  • 孤山洞遗址

    孤山洞遗址红河

    北京到孤山洞遗址旅游线路>>

    孤山洞遗址位于河口瑶族自治县东北60余公里桥头粮管所后,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坐西南朝东北。洞口高2.6米, 洞深6米,呈,圆形,洞中有一天然石柱顶住平滑的洞顶,周围空间活动范围约10平方米。洞外林木葱郁,清澈风底的清水河绕山而过。1980年在海峡两岸人外堆积物中,发现了打制石器,以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鹿、鼠等哺乳类动物化石。距今约三万年。1984年公布为河口瑶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