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那里村是元阳马街乡北面河谷地带一个有20多户人家的傣族村。一幢幢干栏式民居建筑镶嵌在亚热带果树丛中,清澈见底的小河绕村而过,呈现出一派绮丽迷人的风光。村里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期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的全过程,被考古界公认为"活化石"。整个制陶过程,从挖泥土、捣细成粉、拌和、泥条成、拍打纹饰、晾干、焙烧等全由本村中老年妇女操作,男人不准参加。这些对于研究原始社会时期的制陶工艺,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郑营地处云南省石屏县,石屏县是云南中经济特科第一名的状元袁嘉谷的故乡,也是原云南省长李家廷的家乡。郑营它不是一个镇,而是一个村,这里没有显赫的历史与繁华,也没有独特的资源,自然经济也很一般。 郑营的早时的先人都来自江南,并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江南的建筑情调带到了滇南的赤瑞湖畔。在那里有郑氏、陈氏的祠堂、书院、庭院、街巷、豪宅,特别是郑家祠堂及豪宅的镂空的木雕看了后绝对会令你叹为观止!这里的村民很淳朴,当然,因为不是旅游点的......[查看详情]
指林寺位于建水县城西门内,始建于1296年,是滇南地区最早的寺院。明永乐年间重建,清代复修。原有一坊一殿一阁二庑二塔,现仅存一坊一殿。是云南迄今保存最古老的大型结构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旧古属贲古(即临安府,今建水县,元时属蒙自县,称个旧里。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县,1950年改县为市(县。位于滇南,距昆明318公里,面积1374平方公里,人口36万,为云南新兴的工业城市。它以其锡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锡都。 据《汉书·郡国志》记载:“贲古采山出铜锡。”历经元、明、清各代,为民间经营,至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始设官商经营。民国29年(公元1940年成立云南锡业公司,到20世纪初产量达4000......[查看详情]
南湖,犹如一颗多彩的玉翠,嵌镶在云南蒙自县城南面。现为南湖公园。 南湖,原名草海,因位于蒙自县城南,故称“南湖”。明朝时知府钱邦称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3座小山,分别以神话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灌入湖中,形成碧波荡漾的大小两个湖泊。湖面积30万平方米,湖堤种植垂杨,三岛有游路相通,园内广植花木。主要的建筑有雄伟的瀛洲亭,为六角三层重檐,檐角、亭顶铺琉璃瓦,画栋雕梁,金碧辉......[查看详情]
元阳县观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由观音山片、麻栗寨河片、胜村——多依树游览线,两片一线41个景点组成,总面积97平方公里。 景观以林海梯田、云雾、民族风情为特征。这里,原始森林茫茫,珍稀植物荟萃,立体气候万千,生物区系明显。尤其是36万亩梯田层层入云霄,不是画卷胜似画卷。“元阳梯田甲天下”的赞誉,是到过元阳的中外游客的共识。 元阳县距昆明326公里,昆明各汽车客运站有班车前往。
碧色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的草坝镇。 1903年签订的《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使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和通车管理权。滇越铁路1903年动工修建,铁路穿越了云南的高山河谷,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1909年通车至碧色寨,1910年全线通车。 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 碧色寨车站占地约2平方公里,至今仍在运营中。对研究滇越铁路和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小山......[查看详情]
开远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开远市北小龙潭煤矿,为上新世煤层。1956年首次在褐煤中发现古猿上颚骨化石,被命名为开远腊玛古猿,共存化石有小河猪、麂、四棱齿象等,为我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泸西县城南25公里处,有着一座罕见的古村,这就是永宁乡城子村。这个村是明广西府第五代士官昂贵的府地所在。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的土库房形成一级级台阶,最多的有17台,一般也在10台以上,不少土库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库房,或首尾相衔,或左右毗连,将村中678户人家结为一体,其造型独特,实属罕见。 据介绍,城子村先是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区,之后大批汉族群众迁入,便形成了彝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查看详情]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 在蒙自县城。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曾设在滇 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文法学院包括蒙自租界址的蒙自海关、法国邻事署和哥胪士洋行和武庙街原周柏斋的住宅"颐楼"等处,其中颐楼又名听风楼,既是联大的女生宿舍,又是蒙自县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占地大约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单檐硬山顶三层楼房,院中古榕成荫,典雅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