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部,中山西路,体育场路西,占地面积48公顷,园内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园内杨柳参天、繁花似锦,百鸟啼鸣,是市内主要游览地之一。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查看详情]
中华钱币坛位于这个县南山生态百亭园内。记者近日在这个钱币坛内纵览了我国历朝历代流通过的、对当时经济社会起一定推动作用的钱币。这些钱币,上自我国最古老的货币贝壳币,下迄当代人民币百元币,共108枚。钱币按照1:100的比例放大,用河北曲阳县出产的青灰石雕琢而成,无论形制、结构、色彩、神韵都独具魅力。而钱文书法之精美,更令人叹为观止。
小召,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小召街,汉名为“崇福寺”。小召原为明朝阿拉坦汗之孙俄木布.洪台吉所建。蒙古人把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佛寺称之为小召,以区别阿拉坦汗所建的大召。 1696年(康熙十三五年),小召的内齐托因二世跟随康熙皇帝参加了平定准噶尔丹的战争。当年10月,康熙凯旋时途径呼和浩特,在小召住了三日,向小召奉献了大批饰物和供品。因此,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在小召内展览这些物品。据蒙文《内齐托因二世传》记载,也在这一年对小召进行一次修葺和扩建,其规模相当宏......[查看详情]
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达赉湖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隶属满洲里市,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食饵丰富,是众多侯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 种)。 达赉......[查看详情]
俗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丰州故城西北角,距市区17公里。 约建于辽圣宗时(983一1031年在位),历代都曾维修。近年又经修缮,恢复了塔刹,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米。基座为束腰须弥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转角倚柱为砖雕蟠龙柱,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字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每层设腰檐和平座,......[查看详情]
呼和浩特市北郊是峰峦叠翠、绵亘数百里的大青山,在呼和浩特市辖区内的山麓便是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方圆60平方公里,占地120万亩。这里除众多的自然景观外,乌素图召、喇嘛洞召、青山公园、“五一”水库等人文景观。森林游览区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山山有景,沟沟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四季塞外旅游胜地。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国有蛮汉山林场。林场场长刘俊杰告诉我们: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是1993年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的,面积有4万多亩。公园地处内蒙古凉城县西北部的蛮汉山,距呼和浩特市60余公里。公园内山峰林立,草木茂密。春天,山花烂漫,姹紫嫣红,360种林木生机盎然,是花的海洋;夏天,绿树成阴,泉水清冽,气候凉爽;秋天,红黄橙绿,层林尽染,美色尽收眼底,可与北京香山媲美;冬天,白雪皑皑,松涛阵阵。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是树的海洋、药的宝库、动物......[查看详情]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礼仪。“敖包”是蒙古语音译,蒙古语是“堆子”的意思。敖包在内蒙古到处都有,样子各地区大体一样,即在圆坛之上,积石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成圆锥体,高约十余丈。“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的作用。 蒙古族祭祀“敖包”,有各种传说。有的说,“敖包”就是神的化身,有说是代表山神,有说是代表水神,龙神的,也有说是代表庙神或祖先的。还有的说,蒙古族祭“敖包”,来源于藏族。藏族有个风俗,就是在石板上刻上佛教的“嗳嘛呢......[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