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广东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696.9公顷,其中国有林面积7483.4公顷,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惠州市博罗县境内,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其北缘接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2001年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己知有维管束植物1627种,野生脊椎动物37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90种,如蟒、云豹、鸢、白鹇(广东省鸟)、雀鹰、格木、黑桫椤、苏铁蕨、白木香、粘木等。保护区内......[查看详情]
东江线路全长27.5公里,拟分3期建设,打造3条生态景观带。据悉,在这些景观带中,明年7月投产的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无疑应是最大的亮点,因为只有此工程建成后,才可将东江、西枝江惠州市区河段的水位提高到10.5米,形成一个库容为1.16亿立方米、比惠州西湖现有水面积大20倍的新“西湖”,形成惠州市区“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新景观.
保护区属丘陵山地,海拔高度从33米起至少337.9米,内有海拔高220米至337.9米的大小山头8个,保护区林业用地1774.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2.3%,其中:有林地1703公顷,无林地71.4公顷,在有林地面积中,常绿阔叶林760公顷,常绿针阔混交林365公顷,经济林2公顷,竹林20公顷。据调查,保护区内有各种野生动物近百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10种;有维管束植物668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有6种。
五千年的制陶历史,五百年窑火不熄,小小公仔陶,陶醉天下人。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陶瓷产品来自这里,全国七分之一的工艺美术大师集中在这里,一把泥土经了他们的手,就走近了千家万户。石湾,历史文化殷实,魅力无限,被称为“南国的陶都”。 在清代,由于石湾镇土地平坦肥沃,陂水灌溉便利,且多湖泊地塘,农业相当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繁盛。由于商业经济的活跃,石湾地区形成了两个圩市。铁场圩逢二、四、六为圩期,是石湾北部的大农贸市场。石湾号称“石湾市”,已无固定圩期。 ......[查看详情]
古田自然保护区位丁广东省惠东县西北部。保护区地貌属低山台地,东部牛角山、羊胡婶、乌鸡峰三个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而南瑞新桥海拔仅113米,山坡坡度在25一55度。平山气候年均温21.7℃,1月均温13.5℃,7月均温28.3℃,极端低温0.2℃,极端高温38.3℃。古田气候指标估计要略低些,各个年份尚有短期霜冻出现,年平均降水量1805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530毫米,4—7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1.6%,平均相对湿度77%。 海拔的沟谷和......[查看详情]
归善学宫位于惠州市桥东惠新中街。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清时期,曾先后修建26次。据嘉靖《惠州府志》记载,当时学宫颇具规模,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会馔堂、教谕室、东西两庑、号房,左后有敬一亭。至清代更有嘉善祠、肃癰亭、忠义孝悌祠、名宦祠、青云阁、文昌宫。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学宫为惠州中学校舍,1968年部分校舍为惠州市二中所用。现仅存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建的戟门与大成殿。 戟门面阔五间17.7米,深9......[查看详情]
历史上曾因拥有7座坚固城门楼而被兵家誉为东江要塞的惠州古城,由于战乱等原因于80多年前所有城门楼悉数被毁。 2006年7月3日,地处东江南岸、与数百米明代古城墙相接、按照明代惠州北城门原样恢复重建的朝京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东江边,展现在市民面前。 原北城门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扩大城门规模,改名朝京门。朝京门城楼和城墙工程是将堤围建设成为具有挡水功能的仿古城墙,将旱闸建设成为仿古城楼。 朝京......[查看详情]
金海湾(巽竂湾)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海大亚湾的东部,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异竂湾的山、海滩、海岛巨石遍布,海湾一带有摩崖石刻30多处,总长20多公里的海岸线内,有八个海湾,海面隐隐约约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洲。异竂湾后三角岛是由三座相连的小山组成小岛,岛上泉水清澈,沙质柔软,峰奇石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