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始设于1732年(雍正十年),终止于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200年来一直是呼伦贝尔地区集军政职能为一体的衙署。
在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设立之前,呼伦贝尔地区不仅人烟稀少,更无村屯集镇。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位于中俄边境的呼伦贝尔的战略地位愈发显得重要。
为了巩固边防,清廷决定设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统辖新组建的“索伦八旗”,以及后两年组建的“新巴尔虎八旗”。随着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的设立,拉开了草原城市海拉尔的建城序幕。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大多受风水理论的影响,衙门是一方或一座城市的主宰,应位于“正穴”,即城市的中央。因此,修建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旧址在城西门外,偏北西沙山之阳”,具体方位应在今海拉尔西山公园之南。
这种坐北朝南、居中而治的设计思想,以南向为正、居中为尊,要求衙门的大堂、二堂等主体建筑必须集中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并按照“文左武右”和“前衙后邸”的布局来满足办公、居住的需要。按照“吉地不可无水”的观念,衙门还应建在高处,临山近水,这样才有居高临下控制全局的含义,同时也能防患水灾。
当时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背靠西山高地和四季常青的樟子松林,旁边有日夜流淌的伊敏河,真可谓选中了一块少有的“风水宝地”。
今为副都统公署及左右两厅借用。东院设蒙旗钱局。”到清末民初,以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衙署为中心,这一带不但成了呼伦贝尔的政治中心,也逐渐形成了经济和教育中心。
曾是清朝政府在黑龙江设立的两座边防城的其中一座(另一座是瑷珲城),古城的原址即现今海拉尔区正阳街一带。虽然古城早已不复存在,但海拉尔区已在原址一带复建了许多仿古建筑,包括北城门、中门、八大商号、副都统衙门等建筑,再现了清代时古城的历史面貌,如今结合商业街的形式成为海拉尔市内的一大游览区。1
932年6月27日,伪满洲国公布《兴安省官制》后,撤消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废止了索伦八旗制,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的历史至此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