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竹:别名:南洋竹、条竹。秆丛密,高7-13米,径3-6厘米,秆壁甚厚,几实心。竹姿优美,优良庭园、盆栽观赏竹种,杆可作家具柄、烟嘴等工艺品。
分布:云南、广东、福建。
慧竹:别名:四时竹、寒山竹、笔竹。秆高2.5-4米,径约1厘米,节间13-15厘米,秆箨纸资,淡绿色,或多或少具黄褐色细点;箨叶直立,三角状披针形,绿色,边缘染紫色。
分布:浙江、上海、广东等地。
橄榄竹:别名:江南竹。秆高8-17米,径达10厘米,节间长约60厘米,新秆粉绿色,被白粉,节下尤密;老秆黄绿色,秆环隆起具脊;叶片长披针形,长8-10厘米。竹秆挺拔秀丽,作观赏或整秆材用均可。
分布:浙江、福建。
凤尾竹:秆密丛生,矮细但空心,秆高1-3米,枝纤叶小,风起似凤尾,姿态优美。利用其枝纤叶小,低矮密丛生的形态,用于布置庭园作矮绿篱。
筇竹:别名:罗汉竹、宝塔竹、算盘竹。秆高达6米,径1-3厘米,节间长10-25厘米;箨环为隆起而呈一显著之园脊,犹如两盘相扣合,中有环状缝线;秆箨紫红色或紫色带绿,页狭披针形。秆节奇形,枝叶纤细,为优良的观赏竹种,秆宜作拐杖、工艺品。笋肉厚、资脆、味美,多制做笋干外销。
分布:四川、贵州
方竹:别名四季竹、四方竹、四角竹。秆高3-8米,径1-4厘米,世界著名珍稀竹种。秆下方而上圆,秆基部略呈方形。适合于庭院点缀或盆栽。秆可作手仗。
分布: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茶秆竹:别名:青篱竹、沙白竹、亚白竹。秆劲直,高7-13米,径4-6米,秆环平滑箨环线状凸起,幼时被一圈栗色刺毛。叶片厚而坚韧,窄长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2-4厘米。
竹材通直、节平、坚韧,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宜作滑雪杆、钓鱼杆、雕刻、家具等。
分布:广东、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龙竹:别名:印度麻竹、大麻竹。秆高达30米,径10-30厘米,节间长30-40厘米,幼时覆有一层白色腊粉,旰箨早落,初淡紫色,背面具暗褐色刺毛,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6厘米。为良好的建筑、篾用竹种。
分布: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广广西有引种栽培。
菲白竹:矮小竹种,秆高0.2-0.8米,径0.1-0.2厘米,节间圆筒形,秆环平。叶片绿色而具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
园林或盆栽观赏。
分布:原来产日本。我国江浙及上海等地引种栽培。
大明竹:秆高3-4米,径0.5-1.5米,新秆绿黄色,无毛;箨环平,节下具有白粉圈。箨鞘绿色至绿黄色,短于节间,上被白色脱落性小刺毛;箨叶窄披针形,直立或开展;叶片线状披针形,资厚,长15-25厘米。
枝叶纤细下垂,作庭园绿化甚佳。
分布: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均有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