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建于1931年,占地10公顷。倚山沿城墙构筑,景观随地形起伏,集自然风景与人工点缀浑为一体。公园分前、中、后三部。前部有景点倚晴楼、栗里茶室和卷云石;中部以水面为中心,是全园景色之精华,亭、树、九曲桥分布四周,富有江南园林特色;后部山林景区以自然山石为主,带有浓厚的山野韵味。是优闲的好去处
民俗文化村东邻花卉园,南傍彩蝶园,占地300亩,是继昆明世博园、深圳锦绣中华之后,又一个汇聚西南云、贵、广(西)地区的傣、黎、纳西、白、壮、苗、瓦、摩梭等10多个少数民族的国内第三个民俗文化村。这里荡漾着浓郁的民俗风情,体现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好客。走进青山环抱、碧水为邻、风格独具的傣家竹楼,迎接的是几位满面春风,身着民族服饰,充满青春活力的傣族姑娘。在她们的引领下,游客落座竹楼四周,品尝风味特别,以香、脆、酸、辣、鲜闻名......[查看详情]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 48 景”之一。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 423 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 439 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文艺评论家刘勰皈依佛门后,依止大学僧“僧佑”十余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即完成于上定林寺。 根据史籍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查看详情]
这里,古典与潮流共存;这里,音韵与诗词并赏;这里,人文与情感互融。这里,就是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古城苏州。 五千年的古韵流转,每格细致的花窗,每道悠远的回廊,都能看见这古典美城的一颦一笑,更能从曲池间的流水,垂岩上的滴露中听见她的香甜软语。 飞檐翘角风铃铮铮,粉墙黛瓦碧意凝转,移窗花影,浮萍映水,悠扬婉转的是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空中漫溢着茉莉的甜香。正所谓山是玲珑的,水是含羞的,文人墨客留下来的诗词歌赋是流芳千古的。 风叩门环,蕉窗听雨,这个城市有的......[查看详情]
焦山景点.由“海不扬波”亭向东,只见一株八百年古银杏树下有一座千年古刹,即定慧寺。墙上嵌有“横海大航”四个篆体大字,上挂横额“定慧寺”。 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毁于火,明宣德年间,和尚觉初心重建。清代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才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快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查看详情]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从那时算起,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塔为砖木结构,高38.7米。平面作正方形,每面有门,旁有砖柱,上承斗拱,腰檐平座,塔刹系铁制,高达7米,重2000余斤,有承露盘,相轮四重,宝珠宝......[查看详情]
镇江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小码头街。建于1958年。馆舍利用分布于镇江市云台山东麓依山临江的5座意大利式建筑。 该馆收藏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文物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0 件。西周“凤尊”、晚唐银鎏金“论语玉烛”酒令筹、南宋矩纹纱交领禅衫、明谢庭循《杏园雅集图卷》等均为重要藏品。另藏古籍书92804册,其中善本书532种、8751册。 该馆陈列面积约1000平方米,两个基本陈列是《镇江地区历史文物陈列》和《新四军茅山......[查看详情]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吴中区为邻。全镇占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锦溪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南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昆山南北交通主干道在此过境。 远在新石器时代,锦溪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苏州筑古城辅助光武帝刘秀战胜王莽的历史名将"马援"曾在此训马练兵,三国时期的辅吴大臣张昭,死后墓葬于斯......[查看详情]
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位于平江路。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旅苏晋商集资创建全晋会馆于阊门外山塘街,后毁于兵燹。光绪五年至民国初,建新馆于今址。占地6000平方米。 会馆较好地保存了原建筑的精华,成为一处完整的典型会馆建筑群。中路系迎宾、祭祀、演戏酬神之所(保存有苏州古典舞台最精美的一座戏台),建筑为庙堂殿宇式,崇脊筒瓦,精雕细刻,飞金涌碧,宏伟庄重,且具有山西建筑特色。东西两路的客商议事、寄宿、存货及管理用房,类同苏州第宅庭园建筑。 198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