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简介 学院性质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理工大学申办的独立学院(国标代码13507),是河南省第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本科在校生4000余人。 办学条件 学院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南省焦作市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条件。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校园占地379亩,校舍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拥有物理、电......[查看详情]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雄伟秀丽的王屋山位于河南的西北部,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 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是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查看详情]
泉瀑峡(老潭沟)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的栖身之处;这个潭人称龙潭,这道沟称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龙潭沟改称老潭沟. 老潭沟总长总长约3公里,两岸高峰耸立,气势恢宏.沟里高处群山如画屏,山中花木如锦绣,脚下清溪如云流.奇石、山泉、花香、飞瀑组成沟谷交响曲.沟的尽端是落差314米,雄冠九州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远远望去:只见它上接九天,下踏石坪,犹如擎天玉柱;其声震......[查看详情]
温盘峪是十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时,山体裂缝成隙。峪深八十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大气候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盛夏时,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季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苔类植物生长茂密,又是春意昂然。这里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
居德寺碑位于焦作市王褚乡嘉禾屯村,为唐代碑刻。碑高4米,宽1.2米,石龟座,中间有佛像1尊。碑文记述居德寺是"河朔之佳景",反映了唐代佛教的盛行。 1982年11月,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
家岩寺塔位于修武县城北嵇山之阳百家岩寺旧址上。塔门东向,平面呈八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20余米。第一层塔向较高,东边有一半圆形拱券门。二层以上各层的四面均辟圭形假门,门上施红彩。每层塔檐部分均砌仿木结构建筑的阑额、普柏枋、飞缘、檐椽、望板和斗拱。檐上覆盖灰色筒板瓦。斗拱呈单抄四铺作,华拱和耍头两边伸出45度角斜拱和蚂蚱头,部分令拱端刻成翼形拱状。栌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塔身转角处皆砌倚柱,柱头呈覆盆状。塔门内为方形塔心室,竖并形室壁上有砖砌单抄四辅作计心......[查看详情]
李嶷墓碑位于焦作市西王封乡西冯封村北1.5公里的小山坡处。李嶷,唐代人,官授黄州都督府君曹参军、简州长史。碑系方座蟠龙首,高2.5米,宽0.98米,厚0.26米,记载李嶷的生平。 1982年11月,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固遗址位于修武县城东北5公里处李固村北。为一高出四周2--3米的土丘。遗址四周断崖上,暴露出大量遗物,曾发现有石刀、石铲、石斧、石镞和大量的汉代空心砖以及骨器和带有陶文符号的陶片。1981年秋,北大历史系考古专家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文化层分为七层。第一层:为扰乱层(耕土层)。土色灰黄,土质疏松,包含有各个时代的陶片。第二层:春秋战国文化层。灰色土,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筒板瓦片和少部分春秋时期的细把豆、灰陶盆等。第三、四层:为商代文化层。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查看详情]
秒乐寺塔位于武陟县西8公里张北村北。寺已早废,唯塔独存。该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次年工毕。塔身呈方形,高30余米,为13层迭涩式砖砌建筑,具有唐代砖塔的建筑特征。塔身南壁2-13层各一龛,内置铜佛,其余壁面,间或辟设佛龛,亦置铜佛。诸层檐的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悬铁风铃,清脆悦耳之声,数里可闻。塔顶铁刹,由相轮、宝盖、仰月和宝珠组成,四隅各置一蹲铁狮,分别系一铁链牵拉铁刹。塔心室为方形,室壁为竖井形,每层设楼板和楼梯。塔心室地平砖隙间,投......[查看详情]
千佛阁位于武陟县城内南大街北端,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青咸丰元年(1856年)重修。三檐歇山顶回廊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东西长17.4米,南北宽15.7米,绿色玻璃瓦覆顶。上层檐下斗拱为七踩三昂,明间补间铺作两攒,此间斜拱斜昂拱一攒,侧面为土攒,昂嘴刻三浮云,转角斗拱中间昂嘴透雕龙首。大额枋正面有雕花三组。上层阁内顶部巴砖上绘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太极图等。千佛阁建筑高大,气势雄伟,雕工精湛,阁顶绘图反映了明清时期佛道合流的情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