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过风口景区在双庙乡东北,区内多红枫、橡栗、黄栌等树木。夏日一片葱绿,碧波荡漾;秋天红叶满山,胜似花卉。返头岭下有一小村,名"七砍"。相传这里的树木长的很快,古代官军拟征服影桂和尚,从此经过,树障无路,就派军士砍伐开路,结果前面砍后面生,仍然无路,最后以黑狗血阻止了树木的生长,才得过去。今天这里仍旧森林茂密。"深秋红叶"是该景区的突出特色。
位于博爱县城西北6.5公里处的明月山上,“月山寺”就座落在这青松翠柏,层峦叠嶂,四山环抱之中。 月山寺始建金大定17年(1177年),原名“清风庵”。大定二十年,赐名“大名禅院”。元至正六年,永乐三年,都曾重修,天顺戊寅赐名“宝光”。清代以后更名“月山寺”。民国17年改为“中山公园”。 月山寺原貌规模宏大,分东、西、中三个院落,房舍千余间。有将军柏、望景台、大士阁、课密泉、苍公洞、清风殿、连环井、凤凰台八大景;此外还有金鸡叫、玉......[查看详情]
小寨沟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英雄刘武周和唐太宗李世民安营扎寨之地。总长约2公里,高山对耸,中为峡谷。谷底巨石矗立,溪流涓涓;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被誉为“潭瀑川”。沟内冬春温和,夏秋凉爽,又称“长春沟”。最为壮观的为丫瀑潭,瀑高20余米,上下相连,形成一个“丫”字形,瀑下积水成潭,翡翠碧绿,面积百余平方米,潭周围有大片开阔地,可供游憩。还有“水帘洞”、“凤尾串珠”、“白蛇出洞”、“神龟吐珠”“苍龙喷雾”等水景。 沟的尽头,绝壁环抱,仰视苍宇,有坐......[查看详情]
云台天瀑位于老潭沟尽头,系云台山一大特色标志景观,垂直落差314米。 时值雨季,一股飞流从蓝天上、从白云间、从刀削般的天堂山之顶磅礡而下,跌落成宽20多米的瀑面,倾入老龙潭内,拍山石,打水浪,轰然巨响,扬起百米高、百米远的风雨云雾,云雾中且常见彩虹闪耀其间。这是我国现所发现、今已知名的单级高瀑之冠,被誉为"擎天玉柱"、"雄冠中华"、"独一无二",号称"华夏第一瀑"。"只要看一眼,足够一生惊叹!"雨季过后,另有一番风采:它上吻蓝天,下蹈石砰,犹如擎天......[查看详情]
安阳城遗址位于市区东北安阳城乡安阳城村,为春秋时代的"安阳城"。《修武县志》载:"春秋南阳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现仅东墙部分较明显,残存100余米,残高1-2米。1982年11月,公布为焦作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平皋遗址位于温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村西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出土器物以彩绘红陶为主,器形有罐、豆、钵、鼎等,为仰韶文化遗址。
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上尚存有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雕刻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块,上载有:"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窑传世产品以剔花瓷与绞胎瓷名闻中外。中央、省、地、市博物馆及英、日等国博物馆均有收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季刊1933-1935年合定本第8卷刊文,给以高度评价。1951年我国考古学家陈万里亲临现场考察,并在1954年《文物参考......[查看详情]
村北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到石斧、石铲,器物残片有鬲、鼎等,为龙山文化遗址。村东遗址:面积约9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3米。1982年,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人员在此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尖底瓶、鬲、盆、大口尊、小口瓮、甑和花边口沿罐等陶器残片,为二里头文化遗址。村东北有一古城遗址,周长4000余米,南部城墙保存较完整,现存高约6米。城内东南部有一高出地面3-4米的台地,面积380-390平方米,四周断崖处有许多春秋到汉代的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