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七老爷庙,亦称护国随粮王庙,处于雁塔湾,始建于明代。相传有一位金姓运粮官经过西塘,时值镇郊旱灾严重,颗粒无收,路有饿殍,其状甚惨。金动恻隐之心,私自发放粮食救济,灾民赖以存活者甚多。而金解粮至京,朝廷追究其事,金以身殉法。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庙以表纪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称之为七老爷。 七老爷庙内,前殿是新建的,大门就开在街边。街南面开阔地就是河埠,农村来的或外地来的烧香者可以坐船直接到庙门口。大门的门楣上书“护国随粮王庙”6个大字,这是本镇书法家江......[查看详情]
林家铺子位于乌镇属于浙江嘉兴,与苏州搭边,著名文人茅盾的故居就在景区内。 出了茅盾故居往前一走便是,这是一个杂货店,门栏上方挂着一块简单的木牌子,用隶书写着林家铺子四个红漆字,字已经有点褪色,门仍是古老的四块木板式的店门。 《林家铺子》是茅盾创作于1932年6月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林老板是个谨慎而又精通生意的小商人,在时常萧条、生意清淡的情况下,他却利用“一二八”战争从上海逃难来的顾客的需要,大卖“一元货”,获得成功。当然,他还善于施用旧社会......[查看详情]
占鳌塔位于观潮公园内的占鳌塔,又名镇海塔,是一座为镇服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 占鳌塔高40米,周围25米,平面呈六边形,外观七层,内为八层,砖身木楼,造型极为壮丽。登临占鳌塔观一线潮,是海宁潮观赏的最大特色,登塔俯视,盐官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杭州之玉皇、硖石之东山也隐隐可见。
在海宁市盐官镇西北隅。共三座,石制。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幢身平面呈八角形,都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题记。咸通六年幢高7米,腰檐仿木构建筑形式。是现存古经幢中出现石构仿木构做法最早的。幢座上还有精湛的佛教故事、狮子等浮雕。
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 相传昔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此桥在1944年农历10月23日下午突然倒塌,轰然一声,响达数里,压死7人。后建成木桥,解放后修成单孔水泥桥,1997年又重建石级拱桥。
圣堂在烧香港北,旧称庞公祠,因原祀巡按庞尚鹏。初建于1575年(明代万历三年),邑人姚绶作记。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沈志高重修,改供关帝像,俗称“圣堂”。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殿廊,改名静觉庵,但镇人仍称为“圣堂”。 圣堂每逢岁首,商贩多集于此,各色风味小吃,年画玩具,琳琅满目。居民扶老携幼,到圣堂祈福、吃点心或为孩童购买玩具、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种福堂”是南宋王渊子孙的宅院。 相传王渊是宋高宗赵构南渡时,护驾随行到江南的。元朝末年,其子孙为了躲避战乱而定居嘉兴,后来,又移居到了西塘镇。 “种福堂”建于清朝顺康年间,共有八进,沿河临街进门。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是“桥厅”;第三厅是“种福堂”,厅堂中央悬挂着海宁陈邦彦题写的“种福堂”匾额。由一条长弄连通整个宅院前后。
卧龙桥位于北栅市河口,系单孔石拱桥,桥身长31.46米,宽4.95米,桥东坡32级,西坡30级,西堍朝南转角处还有9级。巡杖呈长方形,高44厘米,望柱高71厘米,柱头呈方形。拱圈为纵联并列砌置,为镇上最高之桥梁,工艺精湛,建成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里仁港在镇北,明万历进士太常寺卿李奇珍居此,借古书中“里仁为美”取名里仁,港街同名。街西为春作埭,东到粮库,全长673.5米,宽为2米,最宽处达6米,南北间筑石桥,桥上有4只石狮,故名狮子桥。捕鱼船均在港内停泊,成为明代诗人周鼎“邻屋枕溪沙,都成网罟家,常闻修古栅,争欲置新槎”形象的写照。
乌镇中市的常丰街是一条传统的商铺街。其中有一家叫汇源当的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煞是气派。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今天,汇源当的位置还是在当年的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