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和服的历史简介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
和服款式和穿着
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
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
这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的和服背后装饰品,也有人叫它是小枕头。据说,和服后面那个小枕头,古时里面装的是针线与剪刀。过去日本女子,如碰到武士非礼,为保贞操,她会拿出剪刀来,表明自己的意愿,如不行,便自行结束生命。因为据说日本古代,武士地位是比较高的,排列是士农工商。武士可以为所欲为。
和服的改良
由于和服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婚礼和服
据说,结婚穿的和服有十三层。要有两个人帮忙,才可以穿上去。穿这十三层和服的女人,是不穿内衣裤的了,但背后颈项要露出一截。和服其实就像一块有袖的宽布,穿和服是一定要左叠右,就是左的那块要放上面,然后扎好腰带便行了。
京都是古都。人们很有礼貌。穿和服的人也较多。车在街道上经过,看见不少穿和服的女人,好像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京都日本艺妓相对也比较多。据说艺妓只是陪客喝酒吃饭。一人一个晚上的收入是20多万元。
西阵织和服馆介绍
“吃倒在大阪、穿倒在京都”。身为千年古都,京都古往今来不知聚集过多少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这些贵族,对吃与穿是相当的讲究。“西阵织”当时是专门为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做和服的。西阵是地名,自15世纪起就聚集了许多织工,久而久之这里出产的织品就被称为“西阵织”了。西阵的织工在天子脚下谋生,因此西阵织就以华丽高贵而闻名。
西阵织和服馆参观
旅游中巴在街道上左穿右插,我们则淡淡定定的看车外的风景。又下雪了。而且越下越大。京都隐藏漫天风雪中。街道上少见人踪。
只有两个穿着和服打雨伞的中年女人站在街道边等过马路。半小时后,车在西阵织停下。这叫做西阵织的地方,就是目前生产日本和服的作坊。
参观京都传统手工艺西阵织;旅游社安排观赏日本和服展示表演秀。去到时,一楼和服表演刚刚结束,要等半个多小时才会再有表演。我们上二楼,在这西阵织和服作坊到处参观。二楼叫传统工艺技术探访会场。
西阵织和服馆手工作坊
和服制作全用手工。手织机有工人在操作。有两三台机没人用。有个老婆婆以及两个老公公正在精心描画和服用的画。老婆婆工作的台面摆着个牌子。牌子写明:安井信子-手描友禅。前面应该是名字,后面四字大概是她所从事工作的介绍。大概手工描画之意吧。她画好的布料除了制成和服已经出售的,其他的都一幅幅很精致地用架子绷好,竖在她工作台四周让人观看。
她先用白绸,把已经调好的颜色试描,然后再涂画在高级布料上。我深信,那些颜料一定非常非常贵——颜料是直接描画在高级布料上的,应该是不会脱色的吧。
全是手工操作,一幅幅地画好,再拼成一件和服。工作量很大,而且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制品呢。所以才会特别贵吧。安井信子静静地做她自己的事。我则静静地站着看了好一会。
其间,她抬头,很有礼貌地笑笑。我也笑笑作答,然后走开看其他东西。日本习俗,未婚女孩子要有两套和服。20岁成人节时,父母要送她两套和服。特别好的和服,约一千万日元一件。
半小时后,和服表演开始。几个模特在那儿表演,表演也就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