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荆州小北门内西侧,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公元1010年宋真宗下诏易名天庆观。由于道教的庙宇称观,《老子》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名,道教谓“道”:“微妙无形,深奥难识,为万物所自出。”故公元1297年,元成宗下诏更名为玄妙观,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名为元妙观,今复称玄妙观。 古观原由山门和六座殿阁组成,六殿阁分别名为四圣殿、三清殿、玉皇阁、玄武阁、圣母殿和梓漳殿。前四殿依次成直线排列,四殿中最后一殿玄武阁置于高台,台东为......[查看详情]
在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世居江陵。嘉靖进士,神宗时为相,曾下令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裁减冗员,加强边防,浚治河道等都有成效。死后葬此。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等附属文物,现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 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碑前还有石制香炉、烛台,再前有半月池,墓四周有土筑莹墙,高3米,占地15亩,颇具规模。
楚纪南城其遗址位于荆州小北门外5公里处的纪南镇境内。纪南古城池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城垣周长15.5公里,总面积15.75平方公里,几近荆州城的3倍。城墙为夯土筑成,高4━7.5米,城垣上部宽10━15米。南城垣上的报警烽火台依稀可辨。城墙四周有城门7座。南城墙缺口处古河道内发掘出罕见的水门。城内台基遗址遍布,城东南有密集的宫殿建筑遗迹,现存80余处夯土台基有的长宽均达百余米。 楚纪南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查看详情]
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和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又称江陵,为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荆州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条,长江流经本区453公里。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相传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在古代,荆、楚指同一地区,荆、楚的字义,本是同一种树木的名称。据史书记载,荆楚作为地,先是称荆,后才称楚。商代,荆......[查看详情]
洈水湖是在洈水流域中游建坝拦洪,以灌溉为主,兼有旅游、防洪、养殖、航运、发电等有综合效益的人工水库。库区跨湘鄂两省。总库容量5.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积37平方公里,水库最大深度40余米。水面淼阔的的洈水湖分布大小岛屿400多个,最大的打座山长5KM,宽2KM,周边发育港汊50余处,岛上有居民点10个,园林及苗圃4000余亩,在其制高点打座山、佬古岭能观赏湖区及群岛全景。最小的岛屿面积仅10余平方米,水库沿岸港汊密布,有200处之多,最长港汊水道达4.......[查看详情]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面积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白暨豚及其生态环境。 天鹅洲为长江的一处故道,地处石首市下游约20公里的长江北岸,故道全长20.9公里,水面面积18 – 20平方公里,汛期与长江相通。故道内饵料丰富,水文条件优越、水质接近长江水质而基本上未受污染。由于故道曾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暨豚的分布区,故保护区可成为在半自然状态下保护和恢复白暨豚种群的重要基地。 天鹅洲---石首麋鹿国家级自......[查看详情]
洪湖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水质无污染的淡水湖泊,位于洪湖市西南部。自新堤镇西行4公里即可抵达湖东岸边。洪湖面积348平方公里。全湖呈多边几何形,湖岸平直,湖底平坦。湖水呈淡绿色,大部分湖面绿水荡漾,清澈见底。 洪湖是湖北所有湖泊有机物含量最丰富的湖水,是我国淡水鱼类的重要产地。鱼种类丰富多样,共有84种。沿湖四周鱼场、养殖场密布。湖中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共92种,其中莲籽每年出口均在20万公斤以上。水面辽阔,水草茂盛,鱼虾丰富,是野鸭飞雁等候鸟栖息觅食过......[查看详情]
万寿园座落在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古观音矶头之畔。因园内拥有始建于南宋年间的“万里长江第一矶”——观音矶和明代嘉靖年间筑建的“万寿宝塔”而赢得中外游人得瞻目。万寿园依江伴水,九曲回肠的荆江之水三面环绕,全园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园内整体建筑均取明代仿古形制构建。 园内“万寿宝塔”系明藩辽王朱宪遵太妃毛氏之命为嘉靖帝祈祷而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动工,到三十一年建成。为砖石砌筑,八角七级,高40余米,下设高大石座,额、枋、斗栱,皆......[查看详情]
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总面积15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糜鹿及其生境。 保护区地处长江天鹅洲故道边,属典型的近代河流相冲积,洪积的堆积形成的洲滩平源,地势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区内土壤肥活,水质良好,牧草丰盛,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区内高等植物有64科、168属、238种,脊椎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大鸨、白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查看详情]
洈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洈水湖北侧,总面积4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2%,1976年,成立北大林场,设有樟木溪、四方桥、薛家洞、李家河四个分场,经省林业厅考察,区内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达千余种,现已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群落,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矩松、麻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历年来,在沿湖低丘栽培的柑桔、油茶、漆树形成了壮观的人造次生植被景观,森林公园内常见野生兽类20余种,飞禽类近40种,华南虎、金钱豹、白天鹅等珍稀动物时有发现,两栖类、爬行类及节肢类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