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东阳土墩墓群主要集中分布在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一带,现有5处保存较好,它们是祥湖石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石墎洞山石室土墩墓、石宅银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下马柴自然村前山土墩墓、古渊头峋界尖土墩墓。这些墓葬均坐落于小山之巅,作东西向,规模宏大。 石角山、派园、银角山三座石室土墩墓墓室均由巨大的石块构筑而成,选用巨石多为板状、条状或方形,有的巨石长及数米,重达数吨,为其他地方石室土墩墓所罕见。现已清楚的墓室平面有“凹”字形、“凸”字形和长条形三种。前......[查看详情]
法隆寺经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郊金钱寺村。寺早已毁,仅存经幢,俗称金钱寺经幢。平面八边形,残高6.30米。幢基为两层须弥座,底层须弥座束腰每边浮雕金刚力士像,均作两手举托经幢状,雕像怒目圆睁,形态生动;上层须弥座束腰镌舍财造幢的善男信女姓名,依镌刻的字迹与称呼判断,非同时所刻。 上为莲瓣丰满的仰覆莲,其上安置高1.75米的幢身,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建幢记。建幢记中有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建幢时间。幢身之上有宝盖、连珠、仰莲、勾栏、腰檐等构件......[查看详情]
鹿田书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北山双龙风景区鹿田村,清代创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金华八县名流在宋代创建的鹿田寺旧址建鹿田书院,金华知府继良题有“八婺儒宗”、“鹿田书院”匾额。是金华现存仅有的一座古代书院。 鹿田书院为院落式建筑群体,占地面积792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包括厢房楼屋及第三进楼屋面积)。沿中轴线第一进为大门,第二进穿廊,第三进为正厅(楼屋),面阔均为三开间,每进两侧各置厢房7间(楼屋)。书院外面有两块大,重约数万公斤,屹......[查看详情]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金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中国共青团第一任书记。1920年6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任中共日本小组负责人。施光南(1940-1990),施复亮之子。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音乐作品甚丰,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和时代歌手。 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主体建筑为一进五开间堂楼加左右楼梯间,两侧厢房各一间,形成三合院式院落。两侧贴建楼屋四间。占地面积315平方米。故居保存完整,是研究施氏父子从普通......[查看详情]
严氏宗祠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坐北朝南,前后共三进,通面阔20.38米,通进深39.45米。三进均面阔五间,石柱木梁结构。 一进门厅,进深七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双步,明间均施天花,前檐明间设八字大门。二进中厅,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后檐设格扇门窗。三进后堂,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双步后双单步,用五柱,前檐设格扇门窗。中厅与后堂两明间之间设穿廊。各进的两梢间之间均设过廊。整组建筑的装饰构件均雕刻禽兽、云纹、水纹等。 严氏宗......[查看详情]
滕氏宗祠位于金华市区西南郊的琅琊镇杨塘下村,据《南阳滕氏宗谱》记载:“滕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康熙年间重修。” 宗祠建筑坐东朝西,布局为三间四进,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857平方米。一进,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前檐双步施卷棚,平身科斗拱为一斗六升,除后檐明间无斗拱外,其余均施二攒。二进,进深十一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廊,斗拱布置与一进相同。三进,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平身科斗拱为一斗六升......[查看详情]
七家厅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雅畈二村,根据口碑和专家的实地勘察证实为明代早中期遗构,是浙江省著名的早期民居之一。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天井、前厅、后厅和厢房构成,呈方形布局。 前厅前置有照壁,上部用磨砖雕刻花牙子封檐,基座雕刻砖线脚。照壁与两侧厢房山墙连成整体,山墙处各开大门,上部置砖雕门楣。前厅面阔三开间,通面宽13.36米,通进深28.32米。梁架明间为抬梁式七架前后廊,两山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每进前后额枋与檐檩之间置一斗六升栱二攒。后厅面阔三间......[查看详情]
胡氏宗祠位于兰溪市水亭乡生塘胡村南坡地,始建于明,清末重修,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宗祠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依次有门楼、门厅、中厅、寝堂、厢房和偏院,地势逐级抬高,因为中厅独立于其他建筑,所以呈现“回”字形平面。门楼采用四柱五楼式石构仿木牌坊,镂空花脊、鸱鱼和出跳斗拱等为砖制,明间额枋墨书“瞻依”、“胡氏宗祠”,次间额枋浮雕人物、瑞兽,夹柱石雕刻祥云。 门楼两边用马头墙连接,步五级台阶入门厅正门,抱鼓石分列左右,顶部用十一攒重翘五踩斗拱撑托天花,拱瓣......[查看详情]
走在兰溪市女埠镇渡渎村,古建筑、古井、古石雕……随处可见,甚至在穿过一条小巷时,你也能在边上的残垣断壁中发现几块明代的砖。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村落? 渡渎村是章氏聚居地。史料记载,其远祖居福建浦城,宋承节郎章理从浦城迁到淳安渡渎。宋徽宗宣和年间,方腊事起,章理之孙章三七避乱迁至兰溪,村名仍为渡渎,“示不忘本”。至明代,章氏“仕宦大盛”,章懋任礼部尚书,侄章拯任工部尚书,时有“一门四进士,伯侄两尚书”之美誉。 渡渎村中的余庆堂建于明代初期(洪武、永......[查看详情]
51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