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潭
在濂溪墓南行5公里,翠屏峰下。元代至正二十六年(1366),陈友谅大战朱元璋于德化(九江县)鄱阳湖域,朱元璋始败溃退至马尾水,寻路奔牯牛岭,陈军追急,战况危楚。观音菩萨依天命化身妈祖降临天花井山之下的试剑石,将随身净水瓶置于潭口之上,点巨蟒附于谷口,以阻陈兵,使朱军脱于大难,后经牯牛岭天桥断壑,终成帝业。有史记,何(嘉靖时,九江兵备副使,王阳明书“庐山高”石坊,为其所建立者。)曾就观音潭事日是为王业袛助,令两军识务,语警物示,不至误生灵于蛟吻蟒筵于中耳。某意欲设碑以警。此碑现不知何处。注:谷口即龙门,旧时以两峰相衔,中有一近百米的岩洞,洞中最大处可容纳数十人。据传该洞原为蛟蟒及马尾水瀑布的必经之路。近百年来,由于当地人炸山取石,龙门洞以毁之殆尽。
罗汉送子
马尾水旧时时常有猛兽出没,伤及无辜,以致这一带人丁稀少,牲畜不群。如来得知以法翦除之,又派送子罗汉坐镇谷中,供众人求之,有求必应。从此这一带人丁兴旺,安逸太平。至今,时有人燃香求败于罗汉石前,求子求福。
巨蟒涉水相传远古时期,匡庐脚下盛传巨蟒噬人,伤及无辜,传为蚩尤所训洪水之猛兽。黄、炎大战于匡庐,炎帝驱洪水,遣巨蟒等猛兽与之拒。皇帝前致虎石,后以东海定珠将巨蟒定于虎石之下,逢汛汲洪,遇旱霖甘,以解天灾。至一千余年前,马尾水道观中,常有升仙者,人皆为见彩云拥卫而去,以为得道,实则蛟莽吐气,吸去吞食耳。慧远、陆休静知为蛇怪,做法斩之。蛇精魂不散,佚远公圆寂后,蛇附体更生,饮酒食肉,冀败远公之名以报复。后人戏约:“今之僧道,皆蟒蛇附体之远公。”传为笑谈。
马尾水瀑布
相传天帝乘天马降临此处,视察夏禹治水工程,不料夏禹所用息壤尚未加固,天马马蹄和马尾陷入息壤里,天帝大急,忙策鞭驱马飞腾,不慎将马尾拔断,从此马尾便留在此地。每当汛雨时节,马尾在瀑布泉水冲击中,神采飘逸,如万缕金丝,似天马横空。枯水时节,马尾亦随着潺潺泉水,轻轻梳洗。虽经千万年洗刷,依然风采如昔,实为神物。
状元桥
又名清俸桥,始建于乾隆年间(1744)由当时九江关监督唐英出资兴建。该桥由一千多块石条拼合而成,无任何粘合剂物,桥拱跨度约15米,拱高约10米,整座桥面长近20米,宽5。3米。浑然一体,巧夺天工,是中国石拱桥建桥史中的一直奇葩。据传唐英年幼时,天资聪慧,但家境贫寒,父母无力供养他念书,九峰寺住持听说此事后,将它接入寺中,潜心教他攻读诗书,历数载春秋。后唐英得中状元,故还愿修桥一座,供寺僧出入,以此报答寺僧养育之恩,故名状元桥。桥下泉水旁的巨石上,有清桐封时刻“马尾泉”三字,遒劲有力。为庐山著名石刻之一。
九峰寺
始建于唐代,盛于明清,因坐落在龙门山九座尖削山峰南面而得名。原为九峰庵,乾隆9年(1744),由寺僧近如从新修建,改庵为寺,当时九江关监督唐英(雅称窝寄居士)建造寺前清俸桥(又名状元桥)一座,并赋诗一首。九峰寺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供奉大小菩萨、果汉诸佛10座,四围景色宜人,香火不熄,寺旁有银杏树三株,一株树龄为1200年,令两株并立而生,称夫妻树,距今约800年。正殿右上方有西洋人构建洋房遗址,。正殿右为刘云樵造之介石山房。其子劉延深有联云:前虎后蛇,神其无慑。左耶右佛,道亦不孤。“
金钱松
此树属珍稀落叶松物种,树高30余米,围3尺,树龄约百年,为马尾水景区独有。二十世纪初,日本僧侣慕名前往马尾水九峰寺与寺僧修佛法,亲手种植了这株象征两国僧侣间友谊的金钱松,以作纪念。1954年以后,果一大和尚住修于九峰寺,对此树下,阅览佛经,树木修心。
庐山天后宫
妈祖原名林默娘,诞生于宋太祖建隆年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由于她出生至满月时不啼不笑,便取名“默”,后来人们就敬称为默娘。她的父亲林惟愿,是当时的海上巡检司,因此,使得林黙从小就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经常跟随父亲一同出海,亲眼目睹过大海无情的吞没了遇难的船只和无辜的生命,她立志长大后行善济难。因此她本身的聪明才气,在加上她经常向有着丰富经验的海上经验的父亲学习,16岁时,就能预测天气的饿变化,在海上抢救遇难船只,还经常到悬崖峭壁上采集草药,为老百姓行医看病,邻里乡亲都亲切的称呼她为“神姑。北宋雍熙年间(987)农历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妈祖在一次抢救海难中不幸遇难,升天后,又留下了许多救苦救难,使人们在海难中逢凶化吉的美好传说,形成了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妈祖信仰。目前,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及妈祖文化公园、文化村。如今世界上有妈祖信众近2亿。
2002年10月22日,妈祖从福建湄洲岛分灵到庐山。陪同分灵的人员有时任全国老龄委副主任、原毛泽东警卫处处长曲琪玉,刘少奇身边工作人员李翠英,香港有人一起陪同妈祖分灵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