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又称白衣庵塔。白衣寺塔位于庆阳路东段街北的居民区中,因塔建在白衣寺中而得名。白衣寺内原绘有白衣大士像,尊奉白衣菩萨,该寺初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后经多次战乱,只有寺塔保存到今天。 白衣寺塔为实心砖塔,高约30米,塔基呈错牙式方形,长、宽各7米,高2.8米,四面镌刻花卉图案,塔身下部呈覆钵状,高约8米,最大处直径为6米;正南与塔基连接处开一佛龛,原龛内供有三佛像,现已无存;塔身上半部为八角形锥体,高18.5米,共做密檐12层,层数为......[查看详情]
也叫“慈爱园”,座落在市区广武门后街4号。1922年甘肃督军张广建的副官韩鲁在此建亭种花,1932年邓宝珊购为别墅,种植了众多名贵花木。1941年邓夫人及其子女遭日军飞机轰炸遇难,葬于此园。于佑任为该园题写门额“慈爱园”。解放后,邓宝珊仍在园中办公、居寝,并会见过不少中央领导及名人。 邓宝珊是甘肃天水人,生于1894年。1909年湖北新军协统在兰招募新兵,邓应募赴新疆伊犁。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伊犁起义。1916年在陕“华山聚义”,参加讨袁......[查看详情]
一世德哇仓·罗桑东珠,幼年在嘉木样·俄昂宗哲尊前受具足戒后,发愿跟随嘉木样学法。十六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潜习佛法。因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大师对他寄予很大希望。1709年随嘉木样·俄昂宗哲大师返回今夏河县所在地,协助嘉木样大师创建卜楞寺,并负责处理寺院的一切事务,使拉卡楞寺政教日益昌兴。 1738年担任拉卜楞寺第三任总法台。1743年将嘉木样大师转世灵童迎进拉卜楞寺坐床,使寺主嘉木样活佛系统得以形成和延续。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在位时,鉴于......[查看详情]
官滩沟位于兰州市东10公里处的榆中县境,属马啣山系,古代为甘肃施政官员的养马基地,有明肃王“牧马官滩”界碑一座。沟内现建有度假山庄,有蒙古族、藏族和裕固族式接待帐篷五座,周围自然风光优美,为重要的避暑旅游地。 官滩沟的景致山大沟深、翠色流碧、幽静无限,沿途欣赏到的景色田畴错落、阡陌纵横、柴扉小院、疏影横斜,一派纯朴恬静的田园风光。行至谷底,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远山覆雪,近岭含翠,山泉澄明,林海叠浪,心旷神怡。官滩沟有难以数计的山泉涌流,而从覆雪的南山......[查看详情]
位于,滨河路南段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系龙绪理创作,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学于1987年3月9日雕成。 雕塑截取丝绸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 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蓬了望的长者。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缰倒行。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自古黄河富宁夏“,银川平原渠道纵横,素有”塞上江南”的......[查看详情]
这是兰州市最独特的自然景观,位于市安宁区桃花园仁寿山东面的龙风峡里,是一处距今约2,500万年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水蚀而成的一组类丹霞地貌奇观。 因成自天然,如神斧凿成的沙宫宫殿而得名。驱车来到仁寿山下,离开公路北行1.5公里,即到龙风峡。这是一条路曲而平的沙沟,沿沟4-5公里,迷人的丹霞地貌奇景布列两旁,宛如结构严谨、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和谐的建筑群,虽自天工,却宛如人开。 早在清光绪18年(公元1891年)10月11日,地理学家陶......[查看详情]
太极岛在甘肃省永靖县县城所在地西3公里的黄河处,这里是盐锅峡水库的上游,水面宽阔,水速平稳,形成了许多池塘。碧水映衬着芦苇、荷叶、远山相依着蓝天、白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坐落在兰州市以东,雁滩原是黄河中的18个沙岛,据说过去大雁常在此栖落,故名雁滩。建国以来,这里先后筑成了长达20公里的环滩大坝和兰州是甘肃的理想购物之处,这里云集了全省旅游工艺精品、土特产品。你可以到中心广场,或者到铁路新村商业区、南关--西关商业区去逛逛走走,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那里是兰州市最重要的商业区,大型商厦林立,特产,传统工艺品,现代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有火车西站附近的西津路商业区,那里的酒泉夜光杯(又名玉石杯)最为......[查看详情]
庄严寺在兰州市城关区旧城中心鼓楼西侧。始建于唐代,相传为隋末金城校尉薛举故宅。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在兰州称帝后,即为其皇宫。唐平定薛举后改为佛寺,由山门、厢房及前殿、正殿、后殿等构成三院落。据文献记载,元、明、清各代多次进行修缮,现存3座大殿。以塑、书、画“三绝”著称,正殿大佛塑像体态匀称生动,衣纹细腻逼真;原山门匾额“敕大庄严禅院”六字,为元代著名书法家李浦光所书,字体遒劲;正殿后壁观音壁画,仪态端庄优美,身披白衣,宛然如纱,净瓶柳枝,翠色如新......[查看详情]
至公堂在兰州市翠英门路。为清代贡院应试之堂。 同治年间(1862一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求在兰州设立贡院,获准。光绪元年(工875年)贡院落成,当时地盘纵140丈,横90丈,号称可容纳考生4000名,左宗棠题写匾额“至公堂”。主体建筑至公堂、衡鉴堂和观成堂3座大殿保存基本完好,另有回廊、厢房等。现占地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至公堂为乡试取舍重地,其后有鉴衡堂,为乡试阅卷之所,今为云南大学图书馆。至公堂前原有明远......[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