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藏王墓位于拉萨市东南,琼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是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墓9座,方圆3公里,尚未发掘。形制大至相同,均为方形平顶,有的因长期风雨剥蚀,形成圆形平顶。大小不一,排列也不整齐,多数高达数十米,酷似山丘。均以土石夯结而成,每层厚度15—20厘米。 据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后几代赞普均葬于此。除个别墓外,大部墓主已怀可考。在附近山峰下一大墓前台,立有石狮一对,高1.55......[查看详情]
四十年前的宇妥桥四周空空如野 今天的宇妥桥是繁华的商业区、宽敞的步行街 宇妥桥又名琉璃桥。在大昭寺西藏医院对面。“宇”,藏语意为松耳石;“妥”意为顶。因桥顶采用绿色琉璃瓦盖成,远望似松耳石顶,故名。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 据藏史记载,因驻藏大臣衙门与布达拉宫之间有条小河,人畜来往不便。清政府拨专款修建此桥。在高原阳光的照射下,绿色琉璃瓦桥顶犹如碧玉流光,分外妖娆。 宇妥桥门票:无 宇妥桥交通:宇妥桥位于拉萨市内,可乘坐101、1......[查看详情]
楚布寺音译磋朴寺。在拉萨市西约60公里的堆龙德庆县古荣区。该专属噶玛噶举派。最早为江浦神殿,建于9世纪初。赤祖德赞时期,在郎达玛灭法时被毁。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噶玛支系(简称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主持兴建。寺主噶玛巴(《明史》作哈立麻)活佛曾受明朝“如来大宝法王”封号,为当时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领袖人物。17世纪中叶格鲁派(黄教)得势后,噶玛噶举派实力受挫,寺内有格鲁派一僧人常驻,以示监督。寺中保存明......[查看详情]
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查看详情]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之间。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为世界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它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高峰40多座。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查看详情]
当雄藏语意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距离拉萨160公里,素有拉萨北大门之称。平均海拔4200多米,面积1.2万平方公里,位于藏北藏南的交接地带,可以说是羌塘草原的缩影。
红宫是供奉佛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主体建筑是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宫内共有8座灵塔,以五世达赖喇嘛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豪华。红宫内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和工艺珍品,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精雕细镂的珍玩,罕见的文化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红宫第五层壁画廊中的“兴建图”组画,形象地表现了布达拉宫修建时的情景。
白宫始建于1645年,历时8年,以松赞干布时原有的观音堂为中心,向东向西修建起一片巨大的寺宇。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人们称之为“白宫”。白宫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措钦夏”(东大殿)面积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第5、6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的一层(第7层)是达赖喇嘛冬宫,这里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俗称“日光殿”。殿内陈设豪华......[查看详情]
龙王潭位于布达拉山后,园林绕布达拉的山势灵活布局,筑起不十分规整的多边形围墙,园林东西长610米,南北最宽处303米,最窄处20.5米。东南各开有一大门。入南大门,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碑为石质,碑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右侧《御制平定西藏碑》,碑首为双龙戏珠,高1米,宽1.13米,厚0.42米,碑身高1.84米,宽1.05米,厚0.35米;碑座为三台方座,高 0.9米,通高3.74米。 龙王潭(藏语日鲁康)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园林......[查看详情]